[实用新型]一种圆环装置及装有该圆环装置的溢流回水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8803.7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陶平凯;韩晓明;吴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1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环 装置 装有 溢流 回水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环装置及装有该圆环装置的溢流回水容器。
背景技术
全尾砂中粒径在19μm以下的细粒一般占40%。矿山充填常用泵将尾砂泵至立式砂仓上部,然后通过添加絮凝剂使进入立式砂仓的尾砂快速沉降,实现全尾砂的收集和贮存。现在使用的立式砂仓的上部结构在溢流回水过程中,会将尚未来得及沉淀的部分细粒级尾砂随同溢流水一道带走,不能实现完全的全尾砂充填。因此,很有必要对立式砂仓上部的溢流装置进行改善,尽量减少细粒级尾砂的溢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圆环装置及装有该圆环装置的溢流回水容器,该圆环装置可安装于立式砂仓或搅拌桶等具有上部溢流回水功能的溢流回水容器上,用以阻止尾砂随回水溢流出去,使尾砂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快速沉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圆环装置包括圆环本体;所述圆环本体外周设有若干个支撑筋板;所述圆环本体下端环周设有软质带;所述软质带下部为条带状,其目的是对溢流的回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为尾砂沉降争取多一些的时间,尽量将尾砂留在砂仓等装置内,不被溢流的回水带至溢流槽。
其中,所述圆环本体由若干段可对接的弧段组成;所述软质带通过压条和螺钉固定于圆环本体下端;所述支撑筋板等距分布于圆环本体外周。软质带材料为胶带或PVC等柔软材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溢流回水容器,所述溢流回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顶部溢流口内侧装有上述的圆环装置。
其中,所述圆环装置通过支撑筋板安装于溢流回水容器顶部溢流口内侧;所述圆环装置顶部高于溢流回水容器顶部溢流口;所述溢流回水容器为立式砂仓或搅拌桶。当所述圆环装置安装于立式立式砂仓时,圆环装置通过支撑筋板焊接于立式沙仓仓体顶部内侧,圆环装置顶部高于立式沙仓仓体上部溢流口50mm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大幅度地减少了随回水溢流出去的尾砂,有效地提高了尾砂的回收利于率。
2、适用性强,不仅适用于充填立式砂仓,更适应于选矿作业中的回水溢流环节,特别有利于提高金属的回收率。
3、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溢流回水容器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溢流槽;2、容器本体;3、圆环;4、软质带;5、压条;6、螺钉;7、支撑筋板;8、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所述圆环装置包括圆环本体3;所述圆环本体3外周设有若干个支撑筋板7;所述圆环本体3下端环周设有软质带4;所述软质带4下部为条带状。
其中,所述圆环本体3由若干段可对接的弧段组成;所述软质带4通过压条5和螺钉6固定于圆环本体3下端;所述支撑筋板7等距分布于圆环本体3外周。
实施例2
所述溢流回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2;所述容器本体2顶部溢流口8内侧装有实施例1所述的圆环装置。
其中,所述圆环装置通过支撑筋板7安装于溢流回水容器顶部溢流口8内侧;所述溢流回水容器为立式砂仓;所述圆环装置顶部高于立式沙仓仓体上部溢流口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8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动力体外洗砂过滤器
- 下一篇:油气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