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8961.2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灿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16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供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供热装置,具体指橡塑硫化机的燃气供热装置,属燃气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硫化机由硫化模具、控制系统和热源部分构成,热源部分由导热板、电热棒构成,电热棒加热导热板,导热板的一侧安装硫化模具,另一侧安装在流化床,电热棒直接加热导热板,热经导热板直接传导给硫化模具,加热模具内的橡塑原料进行硫化。传统的电解热方式虽然方便和易控制,但加热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硫化机燃气供热装置,旨在确保硫化过程所需热源供给的前提下,节约能耗,降低加热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由燃气热源单元、热源输送单元、热源传导单元组成。燃气热源单元由蓄热室、燃气燃烧器、燃烧控制器组成。蓄热室为密闭窑室结构,可以是移动式或固定式。蓄热室下端为燃烧区,上端为蓄热区,由壳体、隔热层、蓄热体、吸热管道连接口、自开活门式烟囱、回流管道连接口、燃烧器连接口构成。隔热层安装在壳体内壁,蓄热体安装在隔热层内,处在蓄热室上端,吸热管道接口在蓄热室上部位置,贯穿壳体、隔热层,连通到蓄热体;回流管道连接口在蓄热室底部、燃烧器连接口的一侧,贯穿壳体、隔热层连通到燃烧区;燃烧器连接口处在蓄热室底部中央,与燃烧区贯通。
燃气燃烧器为预混式结构,燃烧控制器由燃烧温控仪、温度传感器、电磁阀构成。温度传感器安装在蓄热体,与燃烧温控仪连接,电磁阀连接在燃烧器的气源管道,电磁阀连接并受燃烧温控仪控制。
热源输送单元由吸热风机、管道组成,管道分为吸热管道、输热管道、余热回流管道。吸热管道的一端连接蓄热室的吸热管道连接口,另一端连接吸热风机的进口,吸热风机的出口连接输热管道的一端,输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热源传导单元的导热室;余热回流管道的一端连通热源传导单元的导热室,另一端连接蓄热室的回流管道连接口。
热源传导单元由导热室、导热板、控制器组成。导热室由导热板和流化床构成导热空间,导热板的另一侧安装硫化模具,流化床有回流管道和输热管道连通接口;控制器由传导温控仪、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导热室,通过导线与传导温控仪连接,吸热风机通过导线连接并接受传导温控仪的控制。
燃气经燃烧器燃烧转化为热源,热源在蓄热室的蓄热体蓄存,吸热风机通过管道把热源以高温热风的形式送到导热室,进入导热室的高温热风加热导热板,导热板将热传导给硫化模具内的橡塑原料进行加热硫化。高温热风完成对导热板的加热后,经回流管道回到蓄热室余热利用。燃烧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通过导线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燃烧器点火燃烧或熄火;传导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通过导线控制吸热风机的启动为导热室输送高温热风或关闭停止加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廉价的燃气热源代替电热源,降低加热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电加热硫化机截面示意图;
图2是燃气热源单元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隔热层,3、燃烧器,4、电磁阀,5、燃烧温控仪,6、燃气管道, 7、回流管道接口,8、吸热管道接口,9、吸热管道,10、传导温控仪,11、吸热风机,12、输热管道,13、流化床,14、导热室,15、导热板,16、温度传感器,17、回流管道,A、蓄热室,B、蓄热体,C、燃烧区,D、硫化模具,E、电热棒,F、自开活门式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传统硫化机的热源部分由流化床13、导热板15、电热棒E构成,导热板15安装在流化床13,电热棒E直接加热导热板15,导热板15的另一侧安装硫化模具D,热经导热板15传导给硫化模具D内的橡塑原料进行加热硫化。
在图2的实施例中,燃气热源单元由蓄热室A、燃气燃烧器3、燃烧控制器组成。蓄热室A下端为燃烧区C,上端为蓄热区,由壳体1、隔热层2、蓄热体B、吸热管道连接口8、自开活门式烟囱F、回流管道连接口7、燃烧器连接口构成。隔热层2安装在壳体1内壁,蓄热体B安装在隔热层2内,处于蓄热室A上端。吸热管道接口8在蓄热室A上部的蓄热体B位置,贯穿壳体1、隔热层2,连通到蓄热体B。自开活门式烟囱F安装在蓄热室A顶部,回流管道连接口7在蓄热室A底部、燃烧器连接口的一侧,贯穿壳体1、隔热层2连通到燃烧区C,燃烧器3处在蓄热室A底部中央,连接在壳体1,与燃烧区C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灿,未经张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8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热处理设备输送带
- 下一篇:一种输液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