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115.2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性伟;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性伟;刘文斌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473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自然 循环 水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石油化工、食品、印染、煤矿、冶金及矿山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污泥。这些污水、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在污水处理中,对于高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耗氧量)废水、高BOD(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废水,一般采用药物处理,使药物与废水进行反应,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采用上述方式,虽然可以对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但是由于反应药物的添加,容易造成交严重的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污水处理中二次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第一好氧反应腔、第二好氧反应腔、厌氧反应腔及吸附腔;所述第一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朽木层,所述朽木层上设置有硝酸石层;所述第二好氧反应腔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所述生物碳填料层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所述厌氧反应腔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所述除磷材料层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木炭层,所述木炭层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使用的净化材料包括木炭、朽木、硝酸石、石灰石等均为自然材料,因此二次污染极低。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电解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填料本体-1; 槽体-21; 预处理腔-22;
第一好氧反应腔-23;第二好氧反应腔-24; 厌氧反应腔-25;
吸附腔-26; 第一隔板-27; 第一进水室-28;
预处理室-29; 第一出水室-30; 第二进水室-31;
第二隔板-32; 第一塑料球过滤层-33; 硝酸石层-34;
第三进水室-35; 第三隔板-36; 第一石灰石层-37;
第四进水室-38; 第四隔板-39; 第二石灰石层-40;
第五进水室-41; 第三石灰石层-42; 木炭层-43;
除磷材料层-44; 生物碳填料层-45; 第二塑料球过滤层-46;
朽木层-47; 第五隔板-4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包括槽体21,槽体21内具有依次连通的预处理腔22、第一好氧反应腔23、第二好氧反应腔24、厌氧反应腔25及吸附腔26;第一好氧反应腔23内设置有朽木层47,朽木层47上设置有硝酸石层34;第二好氧反应腔24内设置有生物碳填料层45,生物碳填料层45的上设置有第一石灰石层37;厌氧反应腔25内设置有除磷材料层44,除磷材料层44上设置有第二石灰石层40;吸附腔26内设置有木炭层43,木炭层43上设置有第三石灰石层4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生自然循环水净化装置,使用的净化材料包括木炭、朽木、硝酸石、石灰石等均为自然材料,因此二次污染极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性伟;刘文斌,未经李性伟;刘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