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入耳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518.7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高峰;江鹏;张宇;陶武胜;黄志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炬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入耳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IEM,In-Ear-Monitor),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根据其设计,在使用时会密封住使用者的耳道。
由于入耳式耳机的外壳体积较小,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太方便用手拿取。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用手拿取的入耳式耳机。
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用于封装电子硬件部分的外壳,所述外壳设有一对凹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表面黏贴有橡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层的表面设有凹凸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为条纹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为网格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机线,所述耳机线连接于所述外壳,且所述耳机线为扁平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耳塞,所述耳塞固定于所述外壳。
上述入耳式耳机的外壳上设有一对凹陷部,用手捏住所述凹陷部即可方便地捏住外壳,相比于一般的入耳式耳机,上述入耳式耳机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正视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侧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入耳式耳机的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目前入耳式耳机的外壳体积较小而难以用手拿取的问题,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入耳式耳机进行具体的描述。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包括外壳110、耳机线120以及耳塞130。
外壳110的内部封装有电子硬件部分。且外壳110上设有一对凹陷部112。为了符合人们用手捏东西的习惯,凹陷部112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拇指和食指在实际捏东西时相应的位置进行设置。
凹陷部112的表面黏贴有橡胶层140。由于橡胶层140具有较大的摩擦因数,可以使人更容易捏紧凹陷部1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橡胶层140的表面设置凹凸结构142,从而在使用时增加手与凹陷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外壳从手中滑落。凹凸结构142可以为条纹状或者网格状。
耳机线120连接于外壳110,且耳机线120为扁平状结构。相比于一般的圆形结构的耳机线,扁平状结构的耳机线120可以有效避免耳机线容易自身缠绕甚至打结的问题。
耳塞130固定安装在外壳110上,用于直接塞入人体的听觉器官。
上述入耳式耳机的外壳110上设有一对凹陷部112,用手捏住凹陷部112即可方便地捏住外壳110,相比于一般的入耳式耳机,上述入耳式耳机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炬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炬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5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遇急时的自动断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ECU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