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触摸屏的一种接收管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176.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触摸屏 一种 接收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是红外触摸屏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红外触摸屏中红外元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红外触摸屏技术也随之进步,经历了从单点向多点、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光路结构以及与之适应的红外元件的安装结构,其中包括传统的发射——接收一一对应的正交/斜扫光路结构,以及最新主要用于多点触摸的全斜扫光路结构。
号码为201110051012.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部使用斜向扫描的红外触摸屏的光路结构。这种结构的光路系统具有配合的电路简单成本低、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实现多点识别的优点。但是这种结构有一个缺点是设置在红外触摸屏边缘顶角处的红外元件的安装比较困难。这是因为红外触摸屏四周的边框上都开有透光窗口,安装有红外滤光片。这个滤光片有两个作用。对于一般情况,滤光片用于阻断或衰减周围灯光、阳光等环境光的干扰,保证触摸屏能正常工作;对于高抗光性的触摸屏,滤光片主要起遮挡内部元器件、阻挡灰尘等杂物进入的作用,并美化触摸屏的外观。因为红外触摸屏的尺寸都比较大,所以透光窗口中的滤光片一般都使用条状的滤光材料拼接而成,只有在小尺寸的红外触摸屏中才部分使用整体注塑的结构。对于最普通的拼接结构,触摸屏的四个顶角,正是滤光条拼接的结合处,光线通过此处的滤光条时因拼接处的精密度、各表面的光洁度不同而很难控制红外线的散射、衰减等参数,因此无法保证红外发射或接收元件正常工作。因此,在一些设计中使用了导光柱等光学元件来解决光线方向不定和衰减等问题,如申请号为201220728984.1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结构。但是这样的结构又带来了光学元件成本较高、安装工艺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接收管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包含有分布安装在边框的顶角和边框上红外接收管,以及在各个边框内印刷电路板上排列安装的红外接收管,其中所述安装在顶角的红外接收管有两只,其接收面分别面对该顶角的两个对边;并且在两只接收管之间安装有至少一只红外发射管。
进一步,为触摸屏的组装方便,所述两只红外接收管分别安装在构成触摸屏顶角的相邻两个边框内部的两块印刷电路板的端部,与电路板上的其它元件形成一个整体。
再进一步,所述安装在较长边框内的红外接收管,因为其主要面对安装该长边对面的长边上的红外发射管,这样对面另一条长边的另一端的安装的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的距离在所有发射管中最远,而且这些发射管所发射的红外线与接收面法线之间偏离的角度也最大,在此将安装在较长边框的红外接收管的接收面向内倾斜,与边框成一角度,以便尽可能获得这些红外线在接收管的接收面上最大的有效接收投影面积,以提高接收信号的强度。
更进一步,安装在较长边框的红外接收管在角度倾斜的情况下,很容易阻挡其外侧的红外发射管与对面顶角之间的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光路致使检测失效,所以在此将所述接收管安装在较长边框的最外端,其外侧再无任何发射管;而两只接收管之间的红外发射管,安装在较短的边框的最外端;所述安装在较短边框上的另一只红外接收管,紧邻所述红外发射管安装在短边的端部。
在实践中证明,在接收角度很广的情况下,平面的接收面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红外接收管管芯的有效接收面积,故本实用新型中光电接收面的封装是平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红外接收管安装在红外触摸屏边框内部的电路板的端部,既保证了现有光路系统的结构不受影响,又因为不使用另外的光学元件和连接导线,所以能够在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光路系统的部分光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红外发射和接收管在触摸屏顶角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原理和实施例。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红外触摸屏的光路系统的部分光路结构。图中,安装在触摸屏101的一个顶角的红外接收元件102,被用来接收该顶对面的两条邻边上安装的所有红外发射元件阵列103所发射的红外线,构成扫描线,如图中的细实线所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汇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直径钢管的手动弯管器
- 下一篇:一种钢带压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