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杆式电梯轿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835.0 | 申请日: | 2013-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何自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梁国杰 |
地址: | 5282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式 电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电梯的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传统的电梯轿厢结构,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拉杆侧拉式轿厢结构,即拉杆位于轿厢的侧部。其结构包括有轿厢体以及用来固定轿厢体的轿厢架,轿厢架包括左右两根立柱以及分别固定在左右两根立柱的上下两端的上梁和下梁,轿厢体的底部且分设于立柱的两侧固定有两根底梁,两根底梁的每一端和立柱之间连接一根拉杆,拉杆以斜上拉的方式拉住轿厢底板,用以调整轿厢底板的水平度,并防止轿厢底板倾翻。
这种电梯轿厢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拉杆以斜上拉的方式分别设在轿厢体的两侧,对于观光电梯,由于轿厢壁板为观光玻璃,乘客站在电梯轿厢内往外观看景物时,必然会看到拉杆,从而影响观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观光电梯的顶杆式电梯轿厢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顶杆式电梯轿厢结构,包括有轿厢体以及用来固定轿厢体的轿厢架,轿厢架包括左右两根立柱以及分别固定在左右两根立柱的上下两端的上梁和下梁,轿厢体的底部且分设于立柱的两侧固定有两根底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底梁的每一端和下梁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根顶杆,顶杆与下梁的连接端的高度比顶杆与底梁的连接端低。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顶杆式电梯轿厢结构,顶杆设于轿厢体的下方,用来支撑着轿厢体,使轿厢体保持水平,与传统的侧拉式拉杆受力作用相同。对于观光电梯,乘客站在电梯轿厢内往外观看景物时,由于顶杆位于轿厢体的下方,必然看不到顶杆,从而不影响观景效果,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杆式电梯轿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顶杆式电梯轿厢结构,包括有轿厢体1以及用来固定轿厢体的轿厢架,轿厢架包括左右两根立柱2以及分别固定在左右两根立柱2的上下两端的上梁3和下梁4,轿厢体1的底部且分设于立柱2的两侧固定有两根底梁5。所述两根底梁5的每一端和下梁4之间连接有至少一根顶杆6,顶杆6与下梁4的连接端的高度比顶杆6与底梁5的连接端低。
顶杆6固定在轿厢体的下方,呈倒金字形支撑着轿厢体1的底部,使轿厢体1保持水平。由于顶杆6位于轿厢体的下方,站在透明的轿厢体1内完全看不到顶杆6,从而不影响观景效果,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能力。可见,本实用新型非常适用于观光电梯轿厢体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菱王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控海上养殖区赤潮生物侵袭的高级氧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环保型燃油滤清节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