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刀切纸机专用热熔切刀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1506.8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涛;王学锡;季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得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B26D7/10;B26D7/26;B26D5/34;B31F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刘延鸿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刀切纸机 专用 热熔切刀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将覆膜纸张搭口瞬间切断的热刀切纸机专用热熔切刀总成,属切纸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CN 2181389Y、名称“切膜机”,它主要由机座部分、载膜刹车部分、刀座部分、调压部分、刀头部分组成。其特征是通过复膜机的转动,带动切膜机上的膜料一边转动,一边被切削。其不足之处:采用机械切膜,无法用于覆膜纸张搭口的瞬间热熔切断。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将覆膜纸张搭口瞬间切断的热刀切纸机专用热熔切刀总成。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1、热熔切刀总成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构成热熔切刀总成中的热熔切刀的刀刃为斜面利刃刀口,而向斜面利刃刀口传递热量的热熔切刀刀身厚度远远大于斜面利刃刀口的厚度,因此与热熔切刀刀身相触的电热丝对热熔切刀刀身加热产生的热量不仅能够快速地传递至斜面刀刃,而且具有良好的储热功能,它能使斜面刀刃在工作过程中一直保持所需的瞬间热熔切断温度,瞬间将覆在纸张搭口间的塑料薄膜热熔切断。2、固定在热刀轴一端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固定在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同步带轮传动配合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伺服电机中的伺服控制处理器不仅具有接收信号数据、处理信号数据的功能,而且还具指令伺服电机驱动的功能;当伺服控制处理器接收到激光探头采集的纸张间搭口厚度数据时,能够根据根据纸张设定的运行速度,计算出纸张间的搭口运行到纸张切膜辊辊面切断面时所需的时间,并且该运行的时间恰好与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位于热刀轴上的热熔切刀刀刃翻转180度所需的时间恰好对应,从而使位于热刀轴上的热熔切刀刀刃在与纸张间搭口相对的瞬间将经过切膜辊辊面的纸张间搭口的覆膜热熔切断,并且伺服电机在切刀完成纸张间搭口覆膜热熔切断后,带动位于切刀轴上的热熔切刀翻180度等待下次切割指令,如此循环,直至切纸工作结束。3、切纸机输送辊上方支撑架底部装有激光探头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激光探头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检测出通过其下方的纸张厚度,并且根据纸张厚度精确地判断出纸张间的搭口位置,因此当纸张间搭口通过激光探头时,激光探头将检测到的信号数据传送至伺服电机中伺服控制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伺服控制处理器对所接收到的信号数据进行处理,指令伺服电机驱动。4、热刀轴的轴身为六面体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六面体轴身与刀架之间既能够实现卡接配合,又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定位装配。5、切刀的中部和下部通过销轴被夹持在两块电热卡槽间且切刀刀刃位于两块电热卡槽外的设计,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之五。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于电热切刀由切刀、两块条状电热卡槽及电热丝构成,当切刀的中部和下部通过销轴被夹持在两块电热卡槽间时,它既为电热丝与切刀侧面的相触装配提供了装配空间,又避免了电热切刀与电架之间的面接触,从而减少了非加热面热量的传递面积,使电加热的热利用率更高,能耗更小。
技术方案:一种热刀切纸机专用热熔切刀总成,热熔切刀总成中的热刀轴的下部装有切刀,固定在热刀轴一端上的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固定在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同步带轮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实现了数据化计算纸张间搭口的检测及运行;二是实现了瞬间精间对纸张间搭口覆膜的热熔切断;三是实现了热熔切刀恒温传递与储热,减少了能耗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热刀切纸机专用热熔切刀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应用到热刀切纸机中,其纸张搭口处于非切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应用到热刀切纸机中,其纸张搭口处于切断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得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得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1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