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清洁纺丝机上油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1767.X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冰;和坚;连瑞廷;贺君伟;李晓峰;张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0 | 分类号: | D01H13/3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清洁 纺丝 油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二醋酸纤维素丝束生产中,快速清洁纺丝机上油槽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用丝束生产过程中,需使用ST-90乳液对丝束进行上油,ST-90乳液通过油剂系统的配置,经过纺丝机上油槽对纺丝机各甬道出来的单丝进行上油,虽然ST-90乳液中含有双氧水杀菌,但还是容易滋生污物,上油槽内的污物如不及时清洁,将会使生产线产生断头,上油率受到影响,丝束受到污染,导致丝束产品质量的波动。同时污物对油剂系统影响较大,会使油剂系统中的过滤器、纺丝机进、回油管堵塞,造成油剂系统工作不正常,导致断带等生产异常情况。因此,在二醋酸纤维素丝束生产中,纺丝机上油槽的日常卫生工作尤为重要。现清理上油槽的卫生工具为小毛刷及口缸,操作员使用小毛刷将上油槽内漂浮的污物捞至口缸内。由于污物漂浮移动,在清理过程中工作效率低,耗时耗力,清洁效果不佳,无法对油槽内小的漂浮污物、上油辊轴及轴承座附近附着的污物、上油辊轴与轴承座摩擦产生的黑色油污彻底清除。同时从油槽内捞起的污物及ST-90油剂会容易掉落到旋转的喂丝辊上,易导致断头产生,影响产品质量。高速旋转的喂丝辊易将滴落的污物飞溅到机台及卫生人员身体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用于清洁纺丝机的快速清洁纺丝机上油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由压缩空气软管、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管、滤袋及油剂收集桶组成;负压吸引器安装固定在油剂收集桶桶盖上,负压吸引器分别连接压缩空气软管、负压吸引管及滤袋。
在进行纺丝机上油槽卫生时,使用压缩空气,利用了现有的纺丝机压缩空气接头,采用抽吸原理,通过负压吸引器使负压吸引管内产生负压,将ST-90乳液表面漂浮的污物彻底清理,不留死角。避免了因使用小毛刷时搅动ST-90乳液导致一些污物沉到底部无法彻底清除,以及污物掉落到旋转的喂丝辊上飞溅造成的二次污染卫生工作。正常工况下,使用小毛刷完成一条线油槽的卫生时间为10分钟以上,现在降至5分钟内,并且卫生质量非常高。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保障生产安全前提下,能大幅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清洁纺丝机上油槽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空气软管,2-气源开关,3-负压吸引管,4-负压吸引器,5-油剂收集桶,6-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清洁纺丝机上油槽的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由压缩空气软管1、负压吸引器4、负压吸引管3、滤袋6及油剂收集桶5组成。负压吸引器4安装固定在油剂收集桶桶盖上,负压吸引器4分别连接提供动力的压缩空气软管1、吸污物的负压吸引管3及过滤污物的滤袋6。
工作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压缩空气从负压吸引器中部进入并定向从一个方向通过,另外一个方向上就形成负压产生吸力,在产生吸力端连接负压吸引管将油槽表面漂浮污物吸出,使用滤袋收集污物,油剂收集桶回收油剂。
使用时将压缩空气软管接至压缩空气气源,打开压缩空气开关,通过负压吸引器使负压吸引管产生负压,使用负压吸引管将漂浮在纺丝机上油槽内的污物吸出。吸出的污物通过滤袋过滤并避免水汽飞溅,过滤后的干净油剂流入油剂收集桶内,便于回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醋酸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1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