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157.1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显营;韦健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显营 |
主分类号: | F16D57/02 | 分类号: | F16D5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钟继莲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东***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缓速器 定子 转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辅助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的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系是汽车安全行驶中最重要的系统之一。随着发动机技术发展和道路条件的改善,汽车的行驶速度和单次运行距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行驶动能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使得传统的摩擦片式制动装置越来越不能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需要。由于频繁或长时间地使用行车制动器,出现摩擦片过热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严重时导致制动失效,威胁到行车安全,车辆也因为频繁更换制动蹄片和轮胎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运而生的各种车辆辅助制动系统得以迅速发展,液力缓速器就是其中一种。
传统的液力缓速器包括换热器、转子、定子和液力缓速器壳体,液力缓速器壳体上具有储油箱和工作腔,转子是和汽车传动系统固定在一起,汽车在运动时,转子也会转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压缩空气进入储油箱,将储油箱内的油压进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之间,液力缓速器开始工作,转子带动油液绕轴线旋转;同时,油液沿转子叶片方向运动,甩向定子,定子叶片对油液产生反作用,油液流出定子再转回来冲击转子,这样就形成对转子的阻力矩,阻碍转子的转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减速作用。
液力缓速器的定子、转子的叶片结构影响到制动扭矩、轴向力等等,有的定子、转子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很大,扭矩很小,该轴向力传递到液力缓速器壳体和变速箱上,引起缓速器壳体、变速箱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损坏;有的定子、转子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很小,扭矩也很小,影响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的定子结构,将该结构的定子应用在液力缓速器上,能减小液力缓速器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从而减小对液力缓速器壳体及其他零部件的损害,延长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该定子配合使用的液力缓速器转子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液力缓速器的定子结构,包括定子叶轮,沿定子叶轮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且沿定子叶轮圆周方向固定设有多个与凹槽相配合的定子叶片,所述定子叶片倾斜设置在凹槽内,定子叶片与定子叶轮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 43°≤a≤47°。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液力缓速器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叶轮,转子叶轮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在凹槽内、且沿转子叶轮圆周方向固定设有多个与凹槽相配合的转子叶片,所述转子叶片倾斜设置在凹槽内,转子叶片与转子叶轮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 43°≤b≤47°。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液力缓速器定子叶片和转子叶片倾斜设置在对应的叶轮凹槽内,且叶片与对应叶轮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 43°≤a≤47°,定子与转子组合后,形成多个相对于叶轮底部倾斜的涡旋腔,使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制动扭矩、轴向力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从而增强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性能,减小对液力缓速器壳体、变速箱及其它零部件的损害。
2、该液力缓速器定子和转子结构能综合顾及各个方面的效果,使制动扭矩、轴向力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也延长液力缓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力缓速器的定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A-A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液力缓速器的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B-B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液力缓速器的定子结构,包括定子叶轮1,沿定子叶轮1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截面为半圆形。在凹槽内、且沿定子叶轮1圆周方向固定设有多个与凹槽相配合的半圆形定子叶片2,将凹槽分割成多个一端开口的半圆形涡旋腔,涡旋腔开口端正对转子方向。在定子叶片2上设有进油孔3,在定子叶片2上设有排气孔4,该排气孔4与进油孔3设置在不同的定子叶片2上,在涡旋腔的底部设有出油孔。为了减小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的轴向力,定子叶片2倾斜设置在半圆形的凹槽内,定子叶片2与定子叶轮1底部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 43°≤a≤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显营,未经徐显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吸谷摇摆式装谷机
- 下一篇:具有可读写存储器的音乐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