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逃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421.1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东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逃生 | ||
本发明涉及的是逃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楼上发生灾害时逃生设备。
发生火灾或自然灾害时,现行的逃生技术,均从如何逃离高楼的角度出发设计相应的器械,一旦使用逃生器械的条件不满足就无法顺利逃生。
专利号为200510062314.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高楼逃生器,由绳索转轮和定滑轮、安全带、弹力板等组成,依靠两种不同结构的调速装置改变转轮转动速度,调节绳索释放。该逃生器存在的缺点有:1高楼发生火灾时,人们通过该系统逃生时要通过火势猛烈、浓烟迷漫的区域,一旦吸入烟雾就有可能失控坠地;2、发生地震等损坏楼房的灾害时,预先布置的逃生设施容易被损坏从而失去作用;3、该逃生系统不适宜用于老幼群体及身体虚弱者。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将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舱,改变以往以逃离高楼为目的的做法,在高楼内设置多用途的逃生舱,发生灾难,高楼的人们无法逃离时,可迅速进入逃生舱临时避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楼逃生舱,由内舱、外舱、活动门、驱动电机、控制系统、控制按钮、氧气瓶、防毒面罩、救生包、防火剂瓶组成,其特征是:
所述内舱嵌套安装于外舱内,内舱为半圆形,外舱与内舱嵌套部分 也为半圆形,上、下部分为圆柱体,内舱与外舱之间为中空结构;
所述内舱、外舱的外壳制作材料耐高温、高压,密封性好。
所述活动门在逃生舱未启动时置于内舱与外舱之间,逃生舱启动后,驱动电机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带动活动门自内舱与外舱夹层中转动移出,与半圆形壳体形成一个密封的圆柱体;所述活动门为大于半圆的弧形,为真空夹层结构,壳体耐高温、高压。所述逃生舱的上部和下部为中空的封闭圆柱体,无活动门。
所述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氧气瓶、防毒面罩、救生包、防火剂瓶安置在逃生舱的上部或下部的圆柱体内;
所述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氧气瓶、防毒面罩、救生包、防火剂瓶安置在逃生舱的上部或下部的圆柱体内;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或控制按钮的指令,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转动,关闭或开启活动门;还用于控制防毒面罩的弹出和氧气的输送;还用于控制开启救生包;还用于在活动门关闭后启动防火剂瓶,控制防火剂注入内舱与外舱之间的夹层;
所述控制按钮分为外控制按钮和内控制按钮两组,外控制按钮安装在外舱外表面,用于在逃生舱外直接打开或关闭逃生舱;内控制按钮安装在内舱内表面,用于逃生者进入逃生舱后关闭逃生舱,还用于发送以下命令:防毒面罩的弹出和氧气的输送、开启救生包、在活动门关闭后启动防火剂瓶、将防火剂注入内舱与外舱之间的夹层;
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活动门打开或关闭;
所述氧气瓶用于储存氧气,在空气不足时给逃生者提供氧气。
所述防毒面罩用于给逃生者隔离有毒气体,当逃生舱在关闭之前已充满有毒气体,逃生者进入逃生舱后可迅速戴上,防止吸入毒气。防毒面罩中有气管与氧气瓶相连,逃生者需要时可及时吸氧;
所述救生包中包括急救医疗材料与救生物品,用于逃生者紧急救护;
所述防火剂瓶用于储存防火剂,活动门关闭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将防火剂注入内舱与外舱的夹层内,进一步加强逃生舱的防火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逃生舱正视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逃生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逃生舱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时,逃生舱分布于高楼内的房间内,发生灾难时,启动逃生舱,大楼内有引导标志指示人们进入逃生舱内。人们进入逃生舱后关闭活动门,戴上防毒面罩吸氧,并用救生用品自救,可在安全情况下度过最危险的一段时间,待逃生舱外的安全后再逃离大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高楼发生灾难,人们无法及时逃离时,可进入逃生舱内避难,在逃生舱内度过最危险的一段时间,从而避免盲目逃生,造成不必要的牺牲。本逃生设备使用方便、简单,适宜于各类群体,可应对火灾、地震等灾难中逃生。
图1中:101、防毒面罩 102、氧气瓶 103、驱动电机 104、防火剂瓶 105、活动门 106、内舱 107、内控制按钮 108、控制系统 109、救生包 110、外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东,未经周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