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2655.6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5/02 | 分类号: | B21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步 退料顶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行业中的模具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五金行业领域中,在杆部较长的五金件上挤压孔时,会采用如图1所示的模具结构,模套2内部设有浮动合金模3,浮动合金模3内部有退料管6,退料管6内有拉伸冲棒13,拉伸冲棒13固定通过冲棒套垫15和冲棒垫板16固定,冲棒套垫15上有弹簧垫块4,弹簧垫块4内有弹簧5抵住浮动合金模3,通过退料针12推动退料管6,方便进行卸料。这种模具在使用的时候,由于退料针12很长,并且拉深冲棒13固定式的设计方法造成的产品顶出与尾孔拉深冲棒脱离,故瞬时双重力量增加退料针的压力造成经常性的弯曲或折断,并且脱离时噪声很大,还有由于在接料和冲挤的时候,零件的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易产生偏离,增加废品的概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它能够使零件的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对齐,并且不会出现退料针弯曲或折断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包括模套,模套内部前端设有浮动合金模,模套内部后端设有后垫,后垫通过丝盘与模套固定,在模套内的后垫上设有弹簧垫块,弹簧垫块内设有弹簧与浮动合金模接触,在浮动合金模中间设有可滑动的退料管,在退料管内设有可滑动的拉伸冲棒,在后垫内设有退料针,退料针的一端与退料管相抵,所述的拉伸冲棒中部设有环状凸起,拉伸冲棒贯穿后垫,后垫上设有供环状凸起放置的冲棒凹槽,拉伸冲棒的一端为拉伸冲棒头部,另一端上设有限位螺母。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弹簧垫块与后垫之间设有中垫块。
为了使退料管与退料针能够更好的接触,更好的完成顶出任务,所述的退料管底部设有退料管调整垫并与退料针相接触。
为了能够在推出零件受力均匀,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退料针至少三个且均匀分布。
为了能够方便调整拉伸冲棒,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环状凸起上靠近冲棒凹槽处设有拉伸冲棒调整垫。
为了能够方便加工杆部长度不一的零件,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后垫底部设有限位凹槽与限位螺母配合。
为了能够在推料之后退料管和拉伸冲棒头部前端保证齐头,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退料针的长度减去拉伸冲棒从环状凸起到拉伸冲棒底部的长度等于拉伸冲棒头部的杆部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上述结构之后,拉伸冲棒与退料管异步推料,避免了拉深冲棒固定式的设计方法造成的产品顶出与尾孔拉深冲棒同时退出,瞬时双重力量增加退料针的压力造成经常性的弯曲或折断,且能够保证零件中心与拉伸冲棒中心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冲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拉伸冲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后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合金冲模; 2、模套; 3、浮动合金模; 4、弹簧垫块;5、弹簧; 6、退料管; 7、中垫块; 8、退料管调整垫; 9、后垫;10、拉伸冲棒调整垫; 11、丝盘; 12、退料针; 13、拉伸冲棒; 14、限位螺母; 15、冲棒套垫; 16、冲棒垫板; 9-1、冲棒凹槽; 9-2、限位凹槽; 13-1、拉伸冲棒头部; 13-2、环状凸起。
附图说明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一种主模异步退料顶出机构,包括模套2,模套2内部前端设有浮动合金模3,模套2内部后端设有后垫9,后垫9通过丝盘11与模套2固定,在模套2内的后垫9上设有弹簧垫块4,弹簧垫块4内设有弹簧5与浮动合金模3接触,在浮动合金模3中间设有可滑动的退料管6,在退料管6内设有可滑动的拉伸冲棒13,在后垫9内设有退料针12,退料针12的一端与退料管6相抵,所述的拉伸冲棒13中部设有环状凸起13-2,拉伸冲棒13贯穿后垫9,后垫9上设有供环状凸起13-2放置的冲棒凹槽9-1,拉伸冲棒13的一端为拉伸冲棒头部13-1,另一端上设有限位螺母14;所述的弹簧垫块4与后垫9之间设有中垫块7;所述的退料管6底部设有退料管调整垫8并与退料针12相接触;所述的退料针12至少三个且均匀分布;所述的环状凸起13-2上靠近冲棒凹槽9-1处设有拉伸冲棒调整垫10;所述的后垫9底部设有限位凹槽9-2与限位螺母14配合;所述的退料针12的长度减去拉伸冲棒13从环状凸起13-2到拉伸冲棒13底部的长度等于拉伸冲棒头部13-2的杆部长度,即L1=L2(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新凯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2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粗纱机的断电保护装置及粗纱机
- 下一篇:电液动力可控喷印亚微米纤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