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4173.4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1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信麟 |
主分类号: | A47C13/00 | 分类号: | A47C13/00;A47C4/00;A47C7/62;B62B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旅行 折叠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椅,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化为手拉车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旅行过程中往往需要携带很多行李,为节省体力人们通常会将行李放到手拉车上进行运输。然而在等车而附近缺少座位的情形下,人们站立时间过长还是会消耗很多体力的。虽然可以携带较为轻便的马扎以防找不到座位时可以稍息一下,但马扎高度矮,坐在上面并不舒服,时间久了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而如果有一种产品在人们走动的时候可用作手拉车,在人们停留等待的时候又可用作椅子的话,则可为人们提供很大的方便。然而现时并不存在这样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变化为手拉车的折叠椅。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旅行折叠椅,包括:底架、支撑架、坐板和靠背架;支撑架包括左支撑件、右支撑件以及用于连接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的横梁件;底架安装在支撑架下部,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之间,底架相对支撑架可前后地转动;在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限定底架向后转动角度的下凸块,以及设有用于锁定底架向前转动角度的锁紧件;在底架上安装有底架向前转动后而朝向地面的轮子;坐板安装在支撑架的上部,左支撑件和右支撑件之间,坐板相对支撑架可前后地转动;靠背架与坐板连接在一起,相对坐板可前后地转动;靠背架与坐板之间的最大打开角度为70°~130°;在支撑架上还设有卡位,在靠背架上还设有当坐板与靠背架折合后刚好落入所述卡位中的卡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椅子模式、手拉车模式和存放模式。椅子模式下人们可以用本产品进行休息。手拉车模式下人们可以用本产品运输货物行李。存放模式下本产品的体积将变得很小,以便于人们将其存放于狭小的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耐用、易于存放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椅子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手拉车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存放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靠背架与支撑架之间的锁定原理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靠背架与支撑架之间的解锁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架;2-支撑架;3-坐板;4-靠背架;5-第一销轴;6-第二销轴;7-第三销轴;11-下凸块;12-手旋螺丝;13-锁紧孔;14-轮子;21-左支撑件;22-右支撑件;23-横梁件;24-卡位;25-弓形件;41-卡件;42-楔子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旅行折叠椅,包括:底架1、支撑架2、坐板3和靠背架4。
支撑架2包括左支撑件21、右支撑件22以及用于连接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的横梁件23。
底架1通过2根第一销轴5而安装在支撑架2下部,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之间。于是底架1相对支撑架2可前后地转动。在支撑架2上设有用于限定底架1向后转动角度的下凸块11,以及设有用于锁定底架1向前转动角度的锁紧件。本实施例中,锁紧件为手旋螺丝12,底架1向前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手旋螺丝12即可被旋进底架1上的锁紧孔13中。另外,在底架1上安装有轮子14,当底架1向前转动,轮子14即会相应地朝向地面。
坐板3通过2根第二销轴6而安装在支撑架2的上部,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之间。于是坐板3相对支撑架2可前后地转动。本实施例中,坐板3利用横梁件23作为其向前转动角度的限位件,于是人体的重量将由横梁件23来承担。
靠背架4通过2根第三销轴7而与坐板3连接在一起,于是靠背架4相对坐板3可前后地转动。本实施例的靠背架4与坐板3之间的最大打开角度为105°,这样的角度人体的坐姿会比较舒适。
在支撑架2上还设有卡位24,在靠背架4上还设有卡件41。当坐板3与靠背架4折合后,卡件41会刚好落入卡位24中,此时靠背架4与支撑架2之间将不能发生相对转动。
本实施例的产品有3种状态模式:
椅子模式:如图1所示,此时底架1向后转动到位,受到下凸块11的限位作用,因而支撑架2可向上立起并承受人体重量;坐板3向前转动到位,受到横梁件23的阻挡,因此坐板3可承担人体重量。靠背架4与坐板3打开至最大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信麟,未经刘信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4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水阻燃油漆
- 下一篇: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