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273.9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力;沈杨;周贵平;黄成;刘福岭;李国平;孙立红;蒋学程;于振东;杜春霖;于在洋;李秀敏;赵中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12 | 分类号: | F16H3/1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2612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拉机 变速箱 五速主 变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传动系中变速箱主变速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
背景技术
拖拉机变速箱是拖拉机传动系变速装置,可以实现减速增扭,变速变扭,空挡等功能,使拖拉机在不同的工况下行驶和作业,其中主变速是变速箱重要的结构。通常,变速箱换挡主要是以滑移齿轮和啮合套为主,且主变速各挡齿轮均布置于主变速箱内,主变速挡位较少,挡位排列无规律,不方便驾驶员记忆和操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五个挡位依次排开,可使挡位排列规则,方便驾驶员记忆和操纵。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包括变速箱箱体和变速箱箱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一挡主动齿轮、一挡从动齿轮、二三挡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四挡主动齿轮、四挡从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以及输入轴、中间轴和轴承;各挡位之间采用同步器或啮合套换挡,一挡的同步器和二三挡的同步器设置在中间轴上,四挡和五挡的同步器设置在输入轴上。
所述的五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与其它四个挡位的齿轮分开设置,五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设置在变速箱副箱内,其它四个挡位的齿轮设置在变速箱主箱内。
所述的五个挡位顺序排列。
所述的二三挡主动齿轮是双联齿轮,通过渐开线花键与输入轴连接。
所述的二三挡主动齿轮通过设置在输入轴上的挡圈定位。
所述的四五挡同步器通过设置在输入轴上的挡圈定位。
所述的四挡主动齿轮与输入轴采用光滑间隙配合。
所述的一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三挡从动齿轮与中间轴通过衬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五个挡位依次排开,使挡位排列不但合理而且具有规律,方便驾驶员记忆和操纵;四挡主动齿轮与输入轴采用光滑间隙配合,避免采用滚针轴承,节省了成本;一、二、三挡从动齿轮与中间轴通过衬套联接,避免采用滚针轴承,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1、变速箱主箱 2、轴承
3、输入轴 4、一挡主动齿轮
5、二挡主动齿轮 6、三挡主动齿轮
7、挡圈 8、四挡主动齿轮
9、四五挡同步器 10、挡圈
11、五挡主动齿轮 12、变速箱副箱
13、副箱中间轴 14、五挡从动齿轮
15、中间轴 16、轴承
17、四挡从动齿轮 18、衬套
19、三挡从动齿轮 20、二三挡同步器
21、衬套 22、二挡从动齿轮
23、一挡从动齿轮 24、衬套
25、一挡同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拖拉机变速箱五速主变速结构,主要包括变速箱主箱1、变速箱副箱12和箱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一挡主动齿轮4、一挡从动齿轮23、二挡主动齿轮5、二挡从动齿轮22、三挡主动齿轮6、三挡从动齿轮19、四挡主动齿轮8、四挡从动齿轮17、五挡主动齿轮11和五挡从动齿轮14,以及一挡同步器25、二三挡同步器20、四五挡同步器9、输入轴3、中间轴15、副箱中间轴13、衬套18、衬套21、衬套24、挡圈7、挡圈10和轴承2。
五挡主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与其它四个挡位的齿轮分开设置,分别设置在变速箱副箱12和主箱1内。各挡位之间采用同步器换挡,一挡同步器25和二三挡同步器20设置在中间轴15上,四五挡同步器9设置在输入轴3上。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挡位同步器的挂接来实现顺序的五速挡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式丝杆传动装置防过载保护机构
- 下一篇:两级传动伺服行星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