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5346.4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谢佳翰;黄志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琉明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畹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尤指一种可使金属支架的散热面积相对变大,来提升整体散热效益的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其主要是利用固体半导体晶片作为发光材料。由于LED具有高节能、寿命长、利于环保等优点,所以LED的应用面越来越广泛,其环保节能的特性使LED被视为取代传统灯泡而作为主要的光源照明。而发光二极管由于其体积相当的小,因此在制作过程大部分均需要通过LED支架,以供导线来配置连接LED晶片。
图1所示,是美国专利公开第2010/0001306A1号,其由SAMSUNG所申请,揭示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100,其包括具有一中空功能区101的胶座102,自中空功能区101内延伸至胶座102外的数个金属接脚103、104、105,以及一设置于中空功能区101底部的凹杯状晶片承座106,凹杯状晶片承座106的底部暴露于胶座102的底部,以增进散热效果。由于该中空功能区101内壁的夹角(θ1)小于凹杯状晶片承座106内壁的夹角(θ2),光路经上功能区反射光数量增加,不利于提高发光高度。
图2A所示,现有一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110,其结构大致相同于图1所揭示,包括其中空功能区111的胶座112、数个金接脚113、114、115。但其凹杯状晶片承座116的深度(d1)较深且薄,会遮蔽部分光线导致出光效率差,且其晶片承座116较薄,容易造成破裂使可靠度降低。
图2B所示,由复盛公司所申请的中国台湾新型M376909专利,其是针对上揭前案提出改善,其揭示一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120,其结构大致相同前揭现有发光二极管110,其改良特征在于:该凹杯状晶片承座126的杯缘水平位置低于金属接脚124、125往胶座122外延伸处水平位置,亦即h<H。借由将凹杯状晶片承座126整个下沉设置于胶座122内,减少凹杯的深度(d2)维持相当的壁厚与结构强度。
图3A、图3B所示是鸿海精密公司所申请的中国台湾新型M408793号专利,其揭示一种发光二极管导线架130,其主要是针对前揭SAMSUNG所申请的2010/0001306A1专利提出改善,其包括:胶座132,其设有位于上方的上功能区131,所述上功能区131具有倾斜设置的内壁;及金属支架133、134、135,是部分埋设于所述胶座132中,包括一承载晶片的杯状晶片承座136,所述晶片承座136形成位于上功能区111下方的下功能区137,并且下功能区137具有倾斜设置的内壁;其中,所述胶座132的上功能区131的顶部发光区域面积为下功能区137的底部反光区域面积的5.5至6.5倍,上功能区131相应两相对内壁的夹角(B1)不小于下功能区137相应两相对内壁的夹角(B2),且均在75度至105度之间。借此,使上功能区131内壁反射的光数量减少,提高出光效率。
是以,上述所揭露的现有发光二极管,虽各有其功能;然而,其LED支架于制作的过程中,皆是依据LED晶片的瓦数多寡,以模具冲压出可因应LED晶片其散热需求的LED支架,即是较小瓦数的LED晶片,其所搭配LED支架的规格尺寸较小(散热面积相对较小),反之,较大瓦数的LED晶片,其所搭配LED支架的规格尺寸相对较大(散热面积相对较大);是以,若将较大瓦斯的LED晶片,配置于较小规格尺寸的LED支架时,LED晶片往往会产生过热现象,导致LED发光效率衰减,甚至产生色差情况。也因此LED制造业者针对不同瓦数LED晶片时,则必须开立不同规格尺寸的LED支架,造成模具成本增加且使用上不便的问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支架结构,其将胶座的倒锥状杯口内缩,借以增加位于胶座底部的金属支架的面积,使散热面积相对变大,提升整体散热效益,提供不同瓦数的发光二极管可共享相同规格尺寸的金属支架,达到降低开立金属支架所需的模具成本;将晶片承座设成预定的型体及面积,使胶座的倒锥状杯口内缩后,仍然可以维持二者的结合强度,具有不易破裂,并可达到足够的散热面积,提供不同瓦数的发光二极管共享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琉明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琉明斯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5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酸蓄电池充电后吸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矩形回路正电极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