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发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174.2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6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住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2 | 分类号: | H05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取暖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体。
背景技术
电发热体常用于家庭地暖中,以在冬季取暖。现有技术中的电发热体通常是:在双层PET复合膜上印刷油墨条纹,而后双层PET复合膜的两侧附着电极形成发热体。通过将电极接入电路来使加热垫升温,通过电发热体上的油墨条纹的热传导作用使整个电发热体得以升温。但由于电极通常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铺设到地面上或经常使用中,难免会造成电极折断,从而与油墨条纹不接触,导致不能加热;并且由于油墨本身的性质,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与PET附着不好,会有大量的漏点,从而造成电发热体整体升温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发热体,能够随意弯曲折叠或使用均不会造成电极断裂,且加热均匀,方便使用,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发热体,包括发热体本体、电极,所述发热体本体由棉线编织而成,所述发热体本体内均匀设有若干碳纤维条,所述若干碳纤维条平行排列;所述电极设有两组,所述两组电极嵌于所述发热体本体的两端,所述两组电极与所述若干碳纤维条均垂直相交。
优选的,所述两组电极中每组电极均由多股金属丝组成。
优选的,所述多股金属丝编织入所述发热体本体内并与所述碳纤维条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股金属丝编织入发热体本体内,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金属丝脱落,由于多股金属丝均与碳纤维条相交,故在使用中,即使有某根金属丝断裂或脱落,也不影响整个碳纤维发热体的加热效果。
优选的,所述多股金属丝均为金属铜丝。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的两面均覆有阻燃层,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发热体,能够随意弯曲折叠或使用均不会造成电极断裂,且加热均匀,方便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发热体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发热体本体,2-碳纤维条,3-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碳纤维发热体,包括发热体本体1、电极,所述发热体本体1由棉线编织而成,所述发热体本体1内均匀设有若干碳纤维条2,所述若干碳纤维条2平行排列;所述电极设有两组,所述两组电极嵌于所述发热体本体1的两端,所述两组电极与所述若干碳纤维条2均垂直相交。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组电极中每组电极均由多股金属丝3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股金属丝3编织入所述发热体本体1内并与所述碳纤维条2相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股金属丝3均为金属铜丝。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发热体的两面均覆有阻燃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住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住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向输出机构的单缸卧式内燃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