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体电池智能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287.2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龚伟;李广志;曹均灿;景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 电池 智能 充电 系统 | ||
1.一种胶体电池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取样和电流取样模块,其输入端均与胶体电池电连接,检测胶体电池的电压和充电电流的大小;
温度检测器,其检测端与胶体电池连接,检测胶体电池的充电温度;
PLC控制单元,其输入端与电压取样和电流取样模块的输出端和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分析由电压取样和电流取样模块和温度检测器传入的检测数据,并记录胶体电池的充放电次数;
脉冲式充电器,其输入端与PLC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脉冲式充电器的输出端与胶体电池电连接,执行PLC控制单元发出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电池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式充电器的电脉冲宽度δ由以下公式决定:
δ=K1·K2·K3;
式中K1-蓄电池充电温度系数;
K2-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系数;
K3-蓄电池剩余容量系数;
K1随温度t的变化公式如下:
当温度t≤-40℃或t≥65℃时,K1=0;
当温度-40℃<t≤-10℃时,K1=t/30+4/3;
当温度-10℃<t≤35℃时,K1=1;
当温度35℃<t<65℃时,K1=-t/30+13/6;
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系数K2的变化规律为:
当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小于500次时,K2=1;
当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在500次至800次之间时,K2=0.9;
当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在800次至1000次之间时,K2=0.8;
当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1000次时,K2=0.7;
K3随剩余容量百分比c的变化公式如下:
K3=1-c,其中,0<c≤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2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