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扁铜线对焊夹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863.3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剑;周兵;许叶平;沈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F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铜线 夹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非晶合金油浸式变压器扁铜线对焊时的夹钳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变压器漆包扁铜线的对接采用风焊方式,焊接辅材为银铜焊条或磷铜焊条。针对缩醛漆包扁铜线的线规尺寸而言,采用风焊有以下缺点:1)导线线规较大,若达到较好的焊接质量,需对对接头锉成斜面,费时费力;2)导线加热较慢,且焊接好以后仍需对焊接部位进行处理与绝缘包扎,总耗时约30分钟;3)生产区域放置氧气、乙炔等危险气体,对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扁铜线对焊夹钳机构,通过本夹钳机构可以方便、高质量的对扁铜线进行对接焊。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压器扁铜线对焊夹钳机构,包括主体、固定钳口、移动钳口和炭精块,所述主体上端设有固定钳口,中部设有内螺纹座;所述移动钳口为带外螺纹的柱体,且移动钳口的前端镶有炭精块,所述移动钳口的外螺纹与柱体上的内螺纹座配合,并能旋转推进;所述固定钳口设有焊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尾端设有支座,所述移动钳口穿过支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夹钳机构能快速对扁铜线进行对接焊,且能保证焊接质量,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其中、主体1、固定钳口2、移动钳口3、炭精块4、内螺纹座5、支座6、焊接口7、扁铜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扁铜线对焊夹钳机构,它包括主题、固定钳口、移动钳口和炭精块,所述主题的上端为固定钳口,而中部设有内螺纹座,所述移动钳口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座相适配的外螺纹,同时在其上端镶有炭精块,将移动钳口套入内螺纹座中,通过旋转从而实现移动钳口的上下移动;同时在主体的尾端设置支座,移动钳口穿过该支座,从而可以对移动钳口起到支撑作用,另外再固定钳口上设有长条形的窗口作为焊接口方便焊条焊接。
在进行变压器漆包扁铜线的对接时,先将需要对接的两根扁铜线距焊接端100mm处的漆膜去除;根据不同容量变压器的引线截面大小进行适当调节对焊机的不同档位,再将两根扁铜线的焊接端压在移动钳口上端的炭精块上,且中间留有缝隙,然后旋转移动钳口进行推进顶住固定钳口;然后给对焊机通电,使两根扁铜线加热约5~30S,时间与导线截面大小有关;待导线焊接部位发红时,从固定钳口的焊接口处将银铜焊条贴着两根扁铜线的焊接端之间的缝隙移动涂抹,使焊条完全熔化在缝隙中;最后关掉电源开关并移走对焊机,待扁铜线冷却至常温后,用锉刀清除整理焊缝,耗时约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宏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8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