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风导板、送风系统和温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941.X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4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罗耀成;吴剑;陈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板 送风 系统 温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板,特别是一种出风导板、送风系统和温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温度调节装置例如空调装置,通过产生一定温度的风来调节密闭空间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一般而言,温度调节装置所产生的风通过出风导板输送至密闭空间。
现有的出风导板为一隔板,通过调节该隔板的角度,可以改变风的方向,使得处在密闭空间中的人的感受更加舒适。
然而,现有的出风导板旋转角度有限,使其调整的风向不足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导板、送风系统和温度调节装置,其可大角度调整出风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出风导板,包括上翻导板;
所述上翻导板包括上翻导板本体和第一转动轴,所述上翻导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可旋转式连接;
所述上翻导板本体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的最大旋转角度大于18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送风系统,包括出风导板,还包括风扇和风道,所述风道形成于所述风扇和所述出风导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包括送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送风系统和温度调节装置能够大角度调整出风方向。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上翻导板关闭时的结构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上翻导板打开时的结构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上翻导板关闭时的结构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上翻导板打开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参见图1a和图1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出风导板包括上翻导板。上翻导板包括上翻导板本体2和第一转动轴1。上翻导板本体2与第一转动轴1可旋转式连接。
上翻导板本体2绕第一转动轴1的旋转角度例如可以为0-120度。
由于上翻导板本体2绕第一转动轴1的旋转角度范围较大,使得出风方向的调节范围较大,从而给了使用者更多元化、更切合自身需求的选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出风导板还可以包括内导板。内导板包括内导板本体3。内导板本体的一端卡设在第一转动轴1上。
在第一旋转轴1上设置内导板,可以使得通过出风导板的气流更加柔和,同时,通过改变内导板在第一转动轴1上的卡设角度,可以更细微的调节出风导板的出风角度。
参见图2a和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导板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内导板除了包括内导板本体3之外,还包括第二转动轴。
内导板本体3与第二转动轴可旋转式连接。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可以平行设置。
将内导板本体3安装在与第一转动轴1不同的第二转动轴上,使得内导板本体3的旋转可以不依赖上翻导板本体2的旋转而旋转。例如,内导板本体3可以由通过出风导板的风带动旋转,或者,通过设置在第二转动轴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来使得内导板本体3以一定频率和角度旋转。
参见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系统除包括出风导板10之外,还包括风扇20和风道30。风道30形成于风扇20和出风导板10之间,风扇20产生的风通过风道30传送至出风导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