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009.9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峰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E03C1/298;E03F5/04;E03F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杨雪松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下水管道配合使用的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堵塞,下水速度变慢,防臭效果明显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并且地漏各部件之间多为固定连接,拆装麻烦,不易清洗,下水量大时容易发生回流或溢流,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清洗和更换,且水封密封效果更好,防臭,不会发生回流或溢流,也不会发生堵塞、卡死的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防臭地漏,自上而下顺序包括过滤网、地漏主体和用于安装所述地漏主体的底座;
所述底座为中通的管状结构,由上部的连接段、中部的过渡段和下部的直管段顺序连接一体组成;所述连接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直管段的内径;且所述过渡段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过渡段的管壁为环状坡台形状,于卡接固定所述地漏主体;
所述地漏主体的上部为集水管,下部为导水碗,所述集水管的顶部管壁的外表面斜向外扩展延伸,形成环状卡接凸缘,所述地漏主体嵌入所述底座内,并通过所述卡接凸缘与所述坡台配合,相对限位固定;
所述集水管的底面半封闭,所述集水管的底面的敞口部分周围的管壁向下 延伸为所述导水碗,所述导水碗为四分之一球形弧面,并在所述集水管的底面的敞开处和位于所述底面的下方、并相对于所述弧面的半圆形的出水口之间形成水流通道;
所述出水口设置与所述集水管的底面活动连接的出水挡板;所述出水挡板在重力作用下处于垂直状态,挡住所述出水口,并在水流压力作用下,其底部向侧方开启,供水流通过;
所述过滤网盖在所述地漏主体的上方并嵌入所述底座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所述防臭地漏还包括嵌在所述地漏主体顶部内侧且位于所述过滤网下方的分水件;所述过滤网中心开有中心孔,且在所述过滤网上围绕所述中心孔对称设置有多个可通过水流的过水孔;所述分水件由环状壁、位于所述环状壁中心的锥帽和连接所述环状壁和所述锥帽的分水臂组成;所述锥帽与所述中心孔相配合,围绕所述锥帽对称设置呈风扇叶片状分布的分水臂,所述分水臂的三个分水支臂将所述分水件分隔成三个供水流通过的分水口。
所述过滤网上以所述中心孔为对称中心设有三个呈正三角形排布的突起,所述三个突起自所述过水孔的孔壁的底部向下延伸,插入所述分水件内,分别限位在由所述三个分水臂所分成的三个分水口内,相对固定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分水件。
所述导水碗的弧面的最低端和所述出水挡板的底部分别设有相互吸引的永磁体。
所述底座的直管段的内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的限位槽,所述地漏主体的集水管外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对应的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滑动进入所述限位槽,实现所述地漏主体与所述底座的相对固定。
所述集水管的底面自所述管壁向所述敞口处逐渐斜向下倾斜一定角度。
所述连接段的外管壁上形成螺纹,用于固定所述底座。
所述分水件的环状壁的外壁面上形成螺纹,用于与所述集水管的上部的内壁面上的螺纹配合,相对固定所述分水件和所述地漏主体。
所述集水管与所述导水碗一体成形。
所述分水件为一体成形件。
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拆卸、清洗和维修更换;分水效果好,过滤能力强,不会发生堵塞、卡死;水封密封效果好,可有效的防臭,不会发生回流或溢流;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可以根据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尺寸,以适应其与下水管道的连接,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的地漏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的地漏主体的剖视图。
图号说明
1、过滤网;2、地漏主体;3、底座;4、集水管;5、导水碗;6、出水口;7、出水挡板;8、中心孔;9、过水孔;10、分水件;11、锥帽;12、分水臂;13、突起;14、永磁体;15、限位槽;16、限位块;17、分水口 19、环状壁20、分水支臂 21、螺纹 3.1、连接段 3.2、过渡段 3.3、直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防臭地漏,自上而下顺序包括过滤网1、地漏主体2和用于安装地漏主体2的底座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峰,未经黄海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效降膜MVR蒸发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汽车启动电池保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