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输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038.5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汪伟;魏杰;穆雷;陈磊;金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智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制造汽车热冲零件中使用的传输臂。
在汽车零件的制造中,热冲压是非常常见的加工方式,热冲压是相对比常见的冷冲压成形而言,为了克服高强度钢坯冷成形的困难,热冲压须将钢坯加热实现相变再冲压成形并进行淬火,从而获得更高的强度、抗变形性与硬度,能够成形抗拉强度高达1600‑2000MPa的零部件,可组焊成高强度驾乘单元,承受五吨以上的静压而不损坏。热冲压不单是简单的“冷转热”过程,涉及到了十分复杂的金属材料热—力—相变多物理场耦合和多尺度问题以及热边界摩擦非线性力学问题。高强度钢坯热冲压的复杂性要克服热冲压缺陷的产生:诸如局部过分软化-缩颈、破裂,起皱,马氏体转化不均匀等,还要实现最佳的奥氏体‑马氏体化温度、最佳模内冷却速率、最佳成形压力、最佳保压时间等优化问题,热冲压的温度也较高。
在制造汽车热冲零件的设备上,常需要用到传输装置,该传输臂装置需要安装多个夹具,以达到可同时加工六个甚至更多个热冲零件,但加工时的工况条件非常差,例如热冲零件需要用石墨和氨水冷却,并且在封闭的环境下冷却,环境温度可达到150摄氏度左右,石墨和氨水混合挥发产生的气体对传输臂外壁和相关的零部件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一般使用一年就需要更换,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
传输臂是以方管为主体并配有导轨轴套、电缆、传送系统等,现有的传输臂是从德国进口的,其造价昂贵,运输成本高、抗腐蚀性差。对现有的传输臂进行改进,提高抗腐蚀能力和使用寿命显得非常有必要。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臂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输臂装置的稳定性及恶劣的工况环境下易被腐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输臂装置,其包括工作时同步运动的两个传输臂,其中一个所述传输臂内置控制电缆,两个所述传输臂的内壁上均焊接有多个轴套座,在所述传输臂内相邻所述轴套座间设有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传输臂为方管,并且所述传输臂的工作面上涂设有膜物质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传输臂的第一侧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单元,与所述第一侧外壁平行的第二侧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单元,所述第一通孔单元为一个方孔,所述第二通孔单元为三个圆孔并且与第一通孔单元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轴套座包括焊接在所述传输臂一侧内壁上的轴座,焊接在轴座上的轴套,所述轴套为圆筒状,所述轴座的一个外壁上设有三个轴座孔,中间轴座孔的轴线、所述方孔的轴线和位于中间的所述圆孔的轴线重合,另外两个轴座孔的轴线分别与其他两个圆孔的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传输臂的第一侧外壁上间隔设有五个第一通孔单元。
优选的,所述内置控制电缆的传输臂的轴套座上设有穿线孔,穿线管端面扩孔翻边后固定在穿线孔内,电缆穿设在所述穿线管内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输臂内。
优选的,所述内置控制电缆的传输臂的轴套座上设有穿线孔,穿线管端面扩孔翻边后固定在穿线孔内,电缆穿设在所述穿线管内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传输臂内。
优选的,所述传输臂的材料为不锈钢。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传输臂的轴套座之间焊接支撑件起到强力支撑的作用,焊接支撑件和焊接轴套座一样均采用开窗式焊接,在保留传输臂韧性的同时增加传输臂的强度及稳定性;在两个传输臂工作表面喷涂以聚氨基甲酸脂为主要成分的膜物质保护层,聚氨基甲酸脂具有极好的耐磨性,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特别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极大地提高了传输臂装置的抗腐蚀能力和使用寿命。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轴套座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控制电缆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2 传输臂
3 第二通孔单元
31、32、33 圆孔
4 第一通孔单元
5 轴座
5 轴座
6 轴套
7 穿线管
81、82 线夹
9 支撑件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智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智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气门锁片的压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管状结构件冲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