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背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617.X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颜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宽宏 |
主分类号: | A47D13/02 | 分类号: | A47D13/02;A47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背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实用的婴儿背带。
背景技术
目前,成人带婴儿出行一般是手抱或者用婴儿推车。手抱的话,一是成人太累、不方便,二是婴儿不舒适、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果采用婴儿推车,遇到小路或者人多的地方也极其的不方便,而且难以找到存放婴儿推车的地方。而传统的婴儿背带,只是简单地在一块布料上设置几根绑带,绑得太松会造成不稳固,存在婴儿滑落的隐患;绑得太紧却又造成婴儿不舒适,时间长久更会对婴儿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另外,传统的婴儿背带,只能实现面向背婴儿或者背向背婴儿中的一种功能,因此不能随意换取不同的被婴儿姿势,时间一长会造成背者与被背者的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安全舒适,可以随时变换面向或背向背法的婴儿背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儿背带,其包括左、右肩带、腰带以及囊括垫;所述左、右肩带设于囊括垫的两侧;所述腰带设于囊括垫下方,并与囊括垫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比囊括垫下半部分更宽的可调式护垫,该可调式护垫设于囊括垫正下方的腰带处,可调式护垫的一端与腰带相连接,另一端设有护垫拉链;所述囊括垫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护垫拉链相适配的囊括垫拉链;当面向背婴儿时,拉起相互适配的护垫拉链与囊括垫拉链,装配起该可调式护垫;当背向背婴儿时,拉开相互适配的护垫拉链与囊括垫拉链,拆卸掉该可调式护垫。
所述可调式护垫的宽度比囊括垫下半部分的宽度宽20%至50%。当面向背婴儿时,婴儿的双脚方向是倾向背者的,因此加宽的护垫可以使婴儿更加舒适。当背向背婴儿时,婴儿的双脚方向是倾向外向的,如果这个方向的护垫部分太宽的话,不利于婴儿双脚的自然舒展,容易造成婴儿的不适。因此,当囊括垫下半部分的宽度比可调式防护垫小时,拆开可调式防护垫便可使背向背婴儿时更加科学、舒适。
所述囊括垫正下方的腰带处设有一层开口向上的收藏袋,所述可调式护垫与腰带相连接的一端设于该层收藏袋的内部;当拉开相互适配的护垫拉链与囊括垫拉链,拆卸掉该可调式护垫时,将所述可调式护垫卷起收纳进该层收藏袋中。该收藏袋可以方便可调式护垫的收藏与松开,更加实用,美观大方。
所述囊括垫的中部设有一与所述收藏袋相对应的、开口向下的防护暗层,所述囊括垫拉链设于该防护暗层内部。该防护暗层起到保护拉链以及加强囊括垫受力的作用。既可以包括拉链不容易被碰脱,也保护婴儿不容易被拉链碰伤。
所述囊括垫包括内外两层囊括垫,该内、外层囊括垫成“U”字型设置。所述内层囊括垫比外层略低略薄,主要其受力、依靠作用,所述外层囊括垫除了起受力、依靠的作用外,其下半部分还起承载婴儿屁股的作用。
所述左、右肩带分别由主、次两根带缝接而成,主、次两根带的缝接处设有一防护卡扣,背带使用时,通过该防护卡扣将左、右肩带卡住,防止其向肩膀两边滑脱。
所述左、右肩带的防护卡扣位置设有一防护软块,该防护软块的两侧设有粘接件,背带使用时,通过两侧粘接件的相互粘接使防护软块将防护卡扣包护起来。该防护软块加强了防护卡扣的安全作用,不会被轻易碰开。另外由于防护卡扣是较硬的物件,可能会压到大人的背脊,造成不舒适的感觉,因此该防护软块还起到保护防护卡扣不压伤大人背部的作用,使背带背起来时更加舒适。
所述腰带通过缝线与连接扣与囊括垫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囊括垫以及腰带之间,用相互适配的拉链设置一比囊括垫下半部分更宽的可调式护垫,获得了一种可以随时变换面向或背向背法的婴儿背带。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可调式护垫卷起收纳进收藏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面向背婴儿时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1、左肩带;2、右肩带;3、腰带;31、收藏袋;
4、囊括垫;41、防护暗层;42、内层囊括垫;43外层囊括垫;
5、可调式护垫;6、防护卡扣;7、防护软块;71、粘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宽宏,未经颜宽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6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深减载防气抽油泵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机动车发动机的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