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洁面毛刷的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7967.6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9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劳应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乐域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7/02 | 分类号: | A47K7/02;A61H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雷利平 |
地址: | 52333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毛刷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洁面毛刷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面部肌肤自然会逐渐衰老,为了防止面部肌肤的衰老,人们多采用涂抹祛皱霜、收缩水等化学类化妆品来进行面部的护理和祛皱,以达到美容的效果。美容也是使容貌美丽的一门艺术,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单单采用化妆品对肌肤进行涂抹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美容的效果,由于单单采用化学方式进行美容并不能达到很理想的美容效果,进而需要对肌肤采用一些物理方法美容或者物理方法结合化妆品对肌肤进行美容才能达到更佳的美容效果。
使用毛刷按摩皮肤能使皮肤放松,同时,将护肤品涂抹在皮肤上后使用毛刷按摩还能增进皮肤对护肤品的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一种电动洁面毛刷可达到上述目的,然而美容仪体积小巧,内部空间有限,这就要求设置在美容仪内部的控制电路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功能强大,现有的美容仪控制电路不能达到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功能强大的电动洁面毛刷的控制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洁面毛刷的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电路、供电电路和毛刷控制电路,主控制电路分别与供电电路、毛刷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主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U4、开关SW2、电容C11、电阻R30、三极管Q15、发光二极管LED_purple、电阻R31、电阻R26、三极管Q17、发光二极管LED 4和电阻R38;主控制芯片U4的型号为SN8P2602C,开关SW2的一端和电容C1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3号引脚,开关SW2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主控制芯片的5号引脚接地;电阻R30的一端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8号引脚,电阻R3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5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5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5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LED_purple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_purple正极与电阻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26的一端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16号引脚,电阻R2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7的集电极与电阻R38的一端连接,电阻R3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 4的负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 4的正极外接电源;开关SW1的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18号引脚,开关SW1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电容C12、电容C20、稳压IC U5、电容C14、电阻RA03和二极管D4,稳压IC U5的型号为KF8633;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20的一端和稳压IC U5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14号引脚,主控制芯片U4的14号引脚外接电源,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电容C20的另一端均接地,稳压IC U5的接地端接地,电容C14的一端和电阻RA03的一端均连接于稳压IC U5的输入端,稳压IC U5的输入端外接电源,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A0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外接电源。
其中,毛刷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7、三极管Q8、马达M1、二极管D5和自恢复温度保险丝PTC,电阻R27的一端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15号引脚,电阻R2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均连接于马达M1的一端,马达M1的另一端、二极管D5的负极和自恢复温度保险丝PTC的一端连接并外接电源,自恢复温度保险丝PTC的另一端外接电源。
其中,该美容仪的控制电路还包括UV控制电路,UV控制电路与主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UV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S1、电阻RS2、电阻RS3、发光二极管LEDUV1、发光二极管LEDUV2、发光二极管LEDUV3、电阻R11、三极管Q3、三极管Q7、电阻R16和电阻R18,电阻RS1的一端、电阻RS2的一端和电阻RS3的一端外接5V电源,电阻RS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UV1的正极连接,电阻RS2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UV2的正极连接,电阻RS3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UV3的正极连接,LEDUV1的负极、LEDUV2的负极和LEDUV3的负极均连接于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于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于主控制芯片U4的9号引脚,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8的一端,三极管Q7的发射极和电阻R18的另一端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乐域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乐域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79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自动炒菜机
- 下一篇:适用于光学曲线研磨加工图的绘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