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8003.3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0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波;田洪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cr 处理 消音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属于中重型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国内中重型卡车开始匹配满足国IV、国V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为使排放达标,在整车排气系统中必须使用DPF或者SCR后处理器,SCR后处理器的技术路线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它已成为中重型卡车厂商的首选方案。目前, SCR后处理器大都是集成在消音器内部,两者组成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该总成的主要布置型式有方型横置和圆柱型纵向吊装布置。方型结构主要缺点是自重较大;圆柱型吊装布置的连接件较多,装配耗时大,且占用纵向空间较大,在短轴距车型上难以布置,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并且重量轻的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包括消音器壳体和SCR后处理器,所述消音器壳体的端部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消音器壳体内通过隔板固定安装有导流罩,导流罩的进口端与进气管相连通,导流罩的进口段为锥形,其直径沿气体的进前方向逐渐增大,SCR后处理器位于导流罩的锥形进口段与出口端之间,导流罩的最大直径小于消音器壳体的直径,导流罩的长度小于消音器壳体的长度。
上述出气管为锥形管,其与消音器壳体相连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消音器壳体一端的直径,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排气背压,以利于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上述进气管和出气管位于消音器壳体的同一端,以利于不同用途的车辆改变排气方向。
设置有进气管的消音器壳体端部还设置有消音器固定支架,通过消音器固定支架将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固定安装在整车上。
上述消音器壳体上与设置有进气管端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隔热板支座,将隔热装置安装在隔热板支座上,以防止人员接近时被烫伤。
上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连接法兰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和整车排气尾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结构简单紧凑,消音效果好,方便实用,重量轻,制造容易,成本较低。
2.在整车上横向布置,占用纵向空间较少,有利于短轴距车型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气体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流向示意图。
图中,1为导流罩,2为SCR后处理器,3为消音器壳体,4为隔热板支座,5为隔板,6为连接法兰,7为出气管,8为消音器固定支架,9为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SCR后处理消音器总成,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消音器壳体3和SCR后处理器2,所述消音器壳体3的一端部设置有进气管9、出气管7和消音器固定支架8、另一端设置有隔热板支座4,进气管9和出气管7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法兰6,出气管7为锥形管,其与消音器壳体3相连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消音器壳体3一端的直径。消音器壳体3内通过隔板5固定安装有导流罩1,导流罩1的进口端与进气管9相连通,导流罩1的进口段为锥形,其直径沿气体的进前方向逐渐增大,SCR后处理器2位于导流罩1的锥形进口段与出口端之间,导流罩1的最大直径小于消音器壳体3的直径,导流罩1的长度小于消音器壳体3的长度。
如图3所示,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和尿素溶液混合后,通过进气管9进入导流罩1内部,通过锥形的导流罩1进口段更为均匀地混合扩散至SCR后处理器2前段,并进入SCR后处理器2中进行化学反应,尾气中的NOX含量降至法规限定值。反应后的尾气通过导流罩1的出口端进入导流罩1与消音器壳体3之间的间隙,最后逐渐汇集在锥形的出气管7处并从出气管7排出。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8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