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水冷机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574.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振福;尚勇;王奇亮;张维勇;任年峰;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5/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99 山东省济南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水冷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水冷机控制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水冷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水冷机就像是激光设备的润滑剂,是激光打标机、激光切割机、激光焊接机等激光设备必不可少的搭档;激光水冷机不仅给激光器的高效率工作时带走产生的热量,冷却激光器,还可以提高激光器的工作精密度以及工作产量。它通过压缩机制冷能力冷冻水箱里的纯净水,然后把冷却水带到激光机的机腔内来冷却激光机的发热的模块。可以说激光冷水机的使用不但可以使激光机能够安全正常的工作,而且保证着激光机的安全使用以及使用的寿命,更重要的是使激光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精密度都达到最佳状态。
激光水冷机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准确性是整个激光切割水冷机能否正常稳定工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激光切割水冷机大都采用单片机控制,数码管显示,温度检测多采用热敏电阻,无论是可靠性还是人机交互性及控温精度都比较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水冷机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激光水冷机控制系统,结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文本显示器、PT100铂热电阻、流量开关、水位开关、压缩机过载开关、风扇和压缩机;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文本显示器之间为交互连接通信,所述PT100铂热电阻、流量开关、水位开关和压缩机过载开关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之间连接通信,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风扇和压缩机之间连接通信。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文本显示器进行交互进行工作参数设定和显示,通过检测温度变送器将PT100铂热电阻的信号转换以后的模拟量信号,可线性换算出实时水温,精度可达±0.1℃,本控制系统采用的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文本显示器显示,采用工业铂热电阻PT100测温,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人机交互的便捷性等均是传统的激光水冷机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文本显示器 3、PT100铂热电阻 4、流量开关 5、水位开关 6、压缩机过载开关 7、风扇 8、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激光水冷机控制系统,结构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文本显示器2、PT100铂热电阻3、流量开关4、水位开关5、压缩机过载开关6、风扇7和压缩机8;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与文本显示器2之间为交互连接通信,所述PT100铂热电阻3、流量开关4、水位开关5和压缩机过载开关6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之间连接通信,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与风扇7和压缩机8之间连接通信。
激光水冷机的控制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是,
使用文本显示器2设定工作温度、高温和低温报警温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实时测得实际工作温度,如果工作温度超过设定温度3℃以上,启动风扇7和压缩机8开始制冷,当工作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停止风扇7和压缩机8制冷;可编程控制器1实时检测流量开关4、水位开关5以及压缩机过载开关6返回的开关量信号,控制系统监测到缺流量,缺水,压缩机过载以及超温情况时,均发出报警声,并在文本显示器2显示,同时通过激光电源预留的接口禁止激光电源的激光输出,保护激光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大鲁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5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簇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未接来电自动回复方法及该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