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式混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9989.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0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袁有录;曾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2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式混粉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粉装置,尤其是一种手持式混粉器。
目前,现有的混分设备多是针对企业生产设计,用于大批量粉末的混合要求。而对于科研院所及大中专院校的科研人员,在从事探索性试验时,其所需混合的粉末种类多,但粉末量一般较少。所以,无法采用工业用的混粉设备。大多使用研钵手动解决混粉问题,在进行研磨混合时,效率较低,且有混粉死角,尤其研杵很容易将粉末溅出,被实验人员吸入造成人体呼吸系统伤害,而且对于较柔软的粉末研磨后容易研成片状,致使粉末难以混合均匀,并且片状粉末的流动性较差不利于粉末流动,若使用送分系统自动送粉时,容易造成送粉系统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混粉器,适合在实验室使用,用于少量粉末的混合,混合时没有混粉死角,不对粉末造成变形,不会溅出被人员吸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手持式混粉器,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两端的端口上分别设有密封盖,筒体的内部沿径向设有多层纱网,筒体的材料为防静电材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筒体所采用的防静电材料为有机玻璃,纱网的材料为金属丝,密封盖为金属盖。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内部的纱网是按照不同角度倾斜排列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内部的纱网是相互平行排列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内部的纱网是相互平行排列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混粉器,采用防静电透明有机玻璃薄壁筒,其防静电设计是避免粉末混合时被壁面吸附,透明设计是为了便于观察粉末的混合情况;筒体的两端有金属材质的密封盖,混合时可防止粉末从筒里溅出被人吸入,密封盖可使混合中产生的静电得到释放;筒体的内部分布多层金属丝网,金属丝网的设计可防静电吸附粉末,且金属丝网有足够的强度抵抗金属粉末对网的冲击,金属丝网的目数不能太大,否则不利于粉末通过,也不能太小,否则起不到挡粉的作用;且各网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粉末混合时,上下颠翻粉筒,使粉末全部在筒里上下运动,没有混粉死角,若粉末较轻时可借助手臂摇动的力量加速粉末运动,此时运动的粉末被内部多层细丝网阻挡,强制其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且被阻挡的粉末与未被阻挡的粉末产生速度差,促进粉末混合,通过多次颠翻粉筒可达到使粉末均匀混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式混粉器,适合少量多种粉末的均匀混合,没有混粉死角,混合时可防止粉粒变形,且粉末不会溅出,被人吸入,产生的静电也能及时释放,混粉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密封盖 ,2.倾斜网,3.筒体 ,4.水平网,5.混合粉末,6.下密封盖。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手持式混粉器,它包括上密封盖1和下密封盖6,上密封盖1和下密封盖6是通过螺纹与筒体3相连的,在筒体3内安装有四个与水平夹角呈20°倾斜的倾斜网2,以及一个水平网4,所述水平网4设置在筒体的正中间,四个倾斜网2分为两组对称布置在水平网4的两侧;筒体3所采用的材料为有机玻璃,倾斜网2、水平网4所采用的材料为金属丝,密封盖为金属盖。
使用时,开启上密封盖1,把待混合粉末5放入筒体3中,拧紧上密封盖1,筒体3上下颠翻混粉器可实现手动混粉。
本具体实施例所示的手持式混粉器,其筒体内纱网的分布为最佳分布方式,这种分布方式混合出的粉末最为均匀。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筒体内部的纱网根据粉末的大小需选择不同的目数,且根据需要需做不同角度的调整,可以是倾斜排列,也可以是平行排列,还可以是交错排列。因此,筒体内的纱网不管以何种方式排列,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