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晶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114.8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龙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晶罐,属于化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结晶罐通常是直接用反应釜来结晶,而反应釜的结构一般都相对简单,如图1所示,包括釜体51,釜体51外部有夹套层53,在釜体上开有投料口52,在釜体51底部设置有出料阀54。在使用时,将料液从投料口52进入后静置在釜体51中,通过夹套53换热,冷却结晶,结晶结束后,打开出料阀54,将废液和晶体一起排出。这样的操作虽然较为简单,但是晶体与大量的废液一起排出容易堵塞出料阀54,而且清洗釜体51也不方便,导致结晶体残留在釜体51中,影响下次结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晶罐,使其具有取晶方便,并易于清洗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晶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夹层,在夹层上设置有4个支架,所述的夹层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在夹层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的罐体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盖,所述的第一封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罐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封盖,第二封盖与第一封盖之间用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的罐体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的罐体底部设置有人孔,所述的人孔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所述的第二封盖上还设置有把手。
所述的进料口为快接卡口。
所述的第一出料口的中心轴距离罐体底部的距离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封盖便于开启和关闭,设计的出料口可分次出料,设计的人孔便于将结晶体取出,方便了结晶的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晶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罐体1、夹层2、人孔3、支架11、第一出料口12、第一封盖13、第二封盖14、进水口21、出水口22、第二出料口31、进料口131、把手1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图3所示,一种结晶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设置有夹层2,在夹层2上设置有4个支架11,所述的夹层2底部设置有进水口21,在夹层2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22,所述的罐体1固定设置有第一封盖13,所述的第一封盖13上设置有进料口131,所述的罐体1上还设置有第二封盖14,第二封盖14与第一封盖13之间用合页活动连接,所述的罐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料口12,所述的罐体1底部设置有人孔3,所述的人孔3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31。
所述的第二封盖14上还设置有把手141。
所述的进料口131为快接卡口。
所述的第一出料口12的中心轴距离罐体1底部的距离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料液从进料口131进入到罐体1内,在进水口21通入冷却水21,冷却水灌满夹层2后,从出水口22溢出,料液在罐体1内静置结晶,结晶结束后,先打开第一出料口12将上层清液放出,再打开第二出料口31将余下的料液放出,结晶体留在罐体1内,打开人孔3,将结晶体挖出。第二封盖14与第一封盖13活动连接,第二封盖14可打开,便于清洗时观察罐体1内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龙,未经陈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