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786.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领;刘松;刘兆磊;刘俊;潘欣;姜海光;陈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第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4 | 分类号: | B28C7/04;B28C7/06;B28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混凝土 外加 自动 添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制作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高性能、高标号、多用途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减水剂、早强剂、速凝剂、引气剂等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中必备组成部分,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其性能,节约用水量,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最好技术措施。外加剂已广泛应用在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房建工程和市政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目前,常用的外加剂有液态和粉态外加剂两种形式。通过现场施工调研发现,混凝土的外加剂的掺入是靠人工进行的,存在计量不准确、添加工序不当,混凝土的耐久性无法保证等问题,且劳动效率低下,经济效益低。
经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和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分别发明了各种形式的混凝土外加剂添加装置CN201833478U、CN2294460Y、CN2098359U,但是这些技术仅适用与液态或粉态外加剂,且存在控制系统复杂、计量控制精度低、设备加工成本高、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不易操作等缺点。这些问题影响了设备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使用和开发难度,从而不能很好的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混凝土添加过程中的精确计量、自动添加等问题,且设备制作简单,粉液两种形态的外加剂即可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混凝土施工中广泛应用,先掺法和后掺法均能适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包括外加剂储存罐、供料设备、外加剂贮料仓、计量装置、控制器及送料系统;其中,所述外加剂贮料仓包括相互分隔开的第一贮料区和第二贮料区;所述外加剂储存罐包括液体外加剂储存罐和粉状外加剂储存罐,所述液体外加剂储存罐通过供液泵与外加剂贮料仓的第二贮料区的第二进口相连,所述粉状外加剂储存罐通过螺旋送料器与所述外加剂贮料仓的第一贮料区的第一进口相连;所述第二贮料区的第二出口通过螺旋出料器与混凝土搅拌机相连,所述第一贮料区的第一出口通过送液泵与混凝土搅拌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外加剂贮料仓的第一贮料区呈倒锥形、所述外加剂贮料仓的第二贮料区呈环域形;所述第一贮料区和所述第二贮料区通过支架系统接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贮料区底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第二贮料区底部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进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进料控制器与所述供液泵和所述螺旋送料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螺旋出料器与混凝土搅拌机之间设有第一称重器,在所述送液泵与混凝土搅拌机之间设有第二称重器;所述第一称重器与所述第二称重器和出料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料控制器还与混凝土搅拌机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具有适用面广的特点,能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粉液两种形态的外加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的外加剂贮料装置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粉液两用混凝土外加剂自动添加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第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湖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第三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的热载体干馏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带扁平落料口的移动式布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