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静电除尘阴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015.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松;莫伟军;马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源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1 | 分类号: | B03C3/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严勇刚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静电 除尘 阴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细颗粒气固分离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火电厂静电除尘阴极装置,其可用于大型火力发电厂的脱硫烟气中石膏颗粒和超细粉尘的静电脱除。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70%。而很多火电厂机组脱硫系统未设置气气换热器(GGH),烟囱排放烟气为饱和湿烟气,温度约50℃,电厂烟囱排出烟羽呈白色甚至灰色,透明度极差,电厂周边地区经常飘落白色的石膏浆滴,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技术常常采用在脱硫塔顶部加装机械除雾器,对携带石膏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是机械除雾器长时间运行普遍存在着板结、堵塞现象,无法长期稳定运行,造成石膏浆液小雾滴随烟气排放进入大气。并且,常规静电除雾器处理速度在0.8-1.2m/s,处理气体的能力和效率很低,设备体积庞大,不适应在大型火力发电厂烟气深度净化系统中使用。
CN201040262Y中公开了一种湿式静电除雾器用阴极线,可用于火电厂的静电除雾。该现有技术的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现有的静电除雾器用的阴极线齿状结构放电效果不佳,容易损坏,因此提供了一种具有上固定段,中间除雾段和下固定段的阴极线,其中,中间除雾段为连续的梯形齿,梯形齿的齿根直达龙骨,而且两侧的梯形齿还要错落设置。从上述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内容来看,这种阴极线结构相当复杂,尤其是中间除雾段设置的错落的梯形齿,只能通过铸造的方式制造,制造和安装难度会相当大。而且直达龙骨的梯形齿的齿根部分相对细小,结构强度不高,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龙骨破裂露出其中的钢丝,从而导致电化学腐蚀。特别是在安装时将阴极线拧成螺旋形的情况下,三段布置的阴极线之间,以及中间除雾段的梯形齿部分,都很容易因为结构强度不高而导致龙骨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电厂静电除尘阴极装置,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火电厂静电除尘阴极装置,用于火电厂的脱硫烟气中石膏颗粒和超细粉尘的静电脱除,所述阴极装置由铸造形成的放电片和铸造时包裹在所述放电片中的金属丝组成,所述放电片的两侧边缘具有多个连续的芒刺齿,所述芒刺齿通过沿所述放电片的边缘冲压切除的半圆形部分所形成。
优选地,所述半圆形部分的直径为50-55mm,所述放电片的最大宽度W为100-120mm。
优选地,所述放电片的厚度为4-8mm。
优选地,所述芒刺齿的齿尖顶部的宽度小于1mm。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为直径为2-3mm的耐酸金属丝。
优选地,所述耐酸金属丝为不锈钢丝,所述放电片由铅锑合金制成。
优选地,所述金属丝两端露出所述放电片的部分的表面也包裹有一层铅锑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阴极装置通过铸造的方式形成放电片,然后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芒刺齿,因此获得的用于放电的芒刺齿要比单纯的铸造成型的精度要好得多,从而可以在放电的过程中,在相邻的芒刺齿之间形成连续而稳定的电弧,从而可以形成更稳定的静电场,除尘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火电厂的脱硫装置和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静电除尘装置的火电厂静电除尘阳极装置以及火电厂静电除尘阴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阴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火电厂的脱硫装置和静电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火电厂的烟气经过脱硫装置1之后,经由管道2输送到静电除尘装置3的上部入口31,通过静电除尘装置3处理之后的气体由排气口32排出,而通过静电除尘之后的固体可从静电除尘装置3下方固体排放口33排出。
图1中所示静电除尘装置3具有一个壳体34,壳体34中安装有用于静电除尘的阳极装置和阴极装置。关于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可以参见CN201524521U、CN201676752U、CN201711219U以及CN101670313A,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即在于对静电除尘装置的阴极装置以及阳极装置的结构改进,至于阴极装置和阳极装置与壳体34的安装连接结构可以参照上述现有技术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源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源通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钢加热炉
- 下一篇:装载机负荷传感散热制动变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