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188.3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伦;王淑霞;朱贺强;王爱法;唐涛;陈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树顶 快速 推进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属于油田油水井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生产状况的不断变化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要经常对油、水井实行补孔、分层、酸化、压裂及日常检泵、检修配水管柱等日常作业。无论采取哪种作业都需将油管起出,起油管以前必须将油管挂提出,提油管挂之前需要将套管四通法兰顶丝松开,使油管挂解除固定,才能实现以上操作。油水井作业完程后,需要将油管挂接在最上一根油管的顶端,将油管悬挂在套管四套的大法的锥面上,然后上紧顶丝实现油套环形空间的密封。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井喷苗头,需要将由油管挂、变扣短节组成的防喷总成C与油管相连坐在套管四套大法的锥面上,上紧顶丝,实现油、套分离,才可能实现压井和录取井口压力的工作。发明的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能够迅速地将顶丝推送到位,与常规扳手相比,节约时间近100秒,在井喷发生时,往往一秒中就决定着抢喷的成功与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本实用新型装置是一个种改进后的新型工具,涉及油田油水井在作业前、作业过程中、作业后对套管四通法兰顶丝的推进和旋出。尤其是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井喷征兆时,使用该工具,将有效地提高关井速 度,及时控制住井喷,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井喷苗头,需要将防喷总成与油管相连后,坐在套管四套大法的锥面上,上紧顶丝,实现油、套分离,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能够迅速地将顶丝推送到位,与常规扳手相比,节约时间近100秒,在出现井喷征兆后,为制服井喷赢得时间。平常开关顶丝时使用该扳手能够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圆钢锭中心有正方形通孔,棱形加力臂的中部连接圆钢锭,棱形加力臂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施力握杆、第二施力握杆。
第一施力握杆、第二施力握杆的一端为球面。
圆钢锭的直径为40毫米,长50毫米;
正方形通孔的边长为20毫米;
第一施力握杆、第二施力握杆的长为100毫米,直径为16毫米;
棱形加力臂的长为160毫米;宽度前端为40毫米、末端为25毫米;厚为1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如果采用活动扳手进行紧顶丝操作,由于井口管线及防喷器的限制,每转动30~180度角就要倒一次扳手,上紧一个顶丝需要旋转4至6圈,紧完四个顶丝,扳手要倒几十次,耗时100多秒。如果采用顶丝快速扳手,关上一个顶丝用时6秒,四个顶丝24秒就能顶固完成。虽然与使用普通扳手相比,只节约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但这几十秒却关系到制服井喷关键,井口发生溢流,井筒中的压井液溢流到一定程度将发生强烈的井喷,一旦发生井喷,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即便没有井喷,在日常操作中也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 操作速度。该装置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面局部剖视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采油树顶丝快速推进扳手,
圆钢锭2中心有正方形通孔3,棱形加力臂1的中部连接圆钢锭2,棱形加力臂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施力握杆4、第二施力握杆5;第一施力握杆4、第二施力握杆5的一端为球面。
棱形加力臂1与第一施力握杆4、第二施力握杆5的连接为焊接、螺栓或铆接;棱形加力臂1与圆钢锭2的连接为焊接;
圆钢锭2的直径为40毫米,长50毫米;
正方形通孔3的边长为20毫米;
第一施力握杆4、第二施力握杆5的长为100毫米,直径为16毫米;
棱形加力臂1的长为160毫米,宽度为40毫米,末端为直径25毫米的圆弧,厚为1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伪印刷票证间隔涂胶装置
- 下一篇:升降摩天轮数控喷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