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1240.5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6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斌;王宏军;王清;李延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兴山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2;H01Q1/40;H01Q9/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舒绍雄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尤其涉及应用于车辆等交通运输工具上的车载天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载天线(包含AM/FM)是棒状天线,通常采用铜线绕成的螺旋形式,高度大约400毫米以上,这种天线的缺陷是高度太高,很容易折断,而且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天线会产生噪音,严重影响接收效果。而现在有些车载天线虽然使用低剖面的天线,但是通常是把棒状螺旋天线直接弯折,这样虽然天线的高度降低,但是天线电性能(包括带宽,增益)很差,甚至天线无法使用,而且这种通过弯折棒状螺旋天线实现高度降低的方式毕竟效果有限,不能适应天线小型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天线容易折断、产生噪声以及性能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天线,该车载天线包括壳体和通过LDS工艺形成的天线辐射部,该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天线辐射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可选地,所述车载天线还包括内承接件,该内承接件具有外表面,所述天线辐射部通过LDS工艺形成内承接件的外表面,该内承接件和天线辐射部位于所述包覆于空腔内。
可选地,所述天线辐射部是由绕内承接件侧面螺旋上升的螺旋辐射部和至少覆盖内承接件顶面的顶端辐射部构成的顶加载螺旋天线。
可选地,所述天线辐射部包括围绕壳体的内壁面螺旋缠绕的螺旋辐射部和位于壳体的空腔的顶壁的顶端辐射部,所述螺旋辐射部为片条螺旋状,并自壳体的底部向顶部盘绕设置。
可选地,所述天线的螺旋辐射部的线宽在1.5mm~2mm,节距是9mm~11mm,长度是700mm~800mm。
可选地,所述空腔呈鲨鱼鳍状,且自壳体的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所述内承接件呈鲨鱼鳍状。
可选地,所述天线的表面涂覆有UV保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车载天线的天线辐射部通过LDS工艺形成且设置于壳体的空腔内,这样,天线高度低而不易折断,不会产生噪声,由于通过LDS工艺形成,是一体结构,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棒状天线直接弯折,天线性能好。
2、由于本实用新型车载天线通过设置内承接件,所述天线辐射部通过LDS工艺形成于所述内承接件的外表面,然后使得内承接件位于壳体的空腔内,这样,本实用新型车载天线对加工设备精度要求低,而且容易加工,有利于产业化大批量生产制造。
3、由于本实用新型天线是顶加载的螺旋天线,这样,使得天线增益高、频带宽、辐射效率高和回波损耗小,当顶加载的螺旋天线的螺旋辐射部的线宽在1.5mm~2mm,节距是9mm~11mm,长度是700mm~800mm,天线的频带能够在87.5MHz到108MHz,天线增益和辐射效率最高,而且回波损耗最小。
4、在天线表面喷涂UV胶保护层,天线承受外部境性能更强,比如高低温,潮湿,盐雾等情况下都不会影响天线的性能。在用紫外线照射3~5分钟,可以使得UV胶更快的凝固而确保UV胶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车载天线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所示的车载天线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天线的第一实施例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天线包括塑胶材质的壳体1和设置于该壳体1内表面的天线辐射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兴山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兴山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1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