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钴电解槽的钴阴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560.2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鲁小平;张学核;胡春德;王建强;王伟;杨维俊;杨建强;王新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 |
主分类号: | C25C7/02 | 分类号: | C25C7/02;C25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507 ***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钴)领域的电解槽装置,具体地,涉及生产电钴的阴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钴系统生产电积钴时,通常采用的工艺是,通过钴种板电积生产出钴始极片,再由钴始极片电积成钴板,但是采用此工艺生产出的钴始极片韧性比较差、重量轻、成张率只有85-90%,从而容易造成平板困难、始极片轻接触不良,槽电压高,综合电效低,且需要翻板2-3次,劳动强度较大,且电调工操作比较困难。
专利号为CN2011202005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解槽中的阴极板,它是由长铁条、导电层、外覆层、电解板组成,其特征是:一个横截面是方形的长铁条,长铁条的外面包裹一层铜是导电层,导电层横截面是方形,导电层外面又包裹一层钢或者钛是外覆层,长铁条包裹铜的两端没有外覆层,长铁条包裹铜的两头放置在电解槽的两边,阴极板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导电棒,导电棒是长铁条、导电层和外覆层组成,导电棒下面连接一块方形电解板,方形电解板的上边与导电棒下面连接。
申请号为CN201110310045.5的中国发明提供一种电积、电解镍的阴极板,包括导电横梁和阴极板,导电横梁与阴极板焊接,导电横梁为不锈钢包裹铜棒的包芯结构,导电横梁两端去掉不锈钢露出铜棒,阴极板为不锈钢阴极板。阴极板底部开有角度为50~75°的分割角,阴极板厚度为2~5mm,阴极板板面粗糙度为6~30μm,阴极板板面加工有5.8~8.5mm宽、0.35~0.5mm深的附着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钴阴极母板,该种结构的阴极母板放弃了传统工艺中的钴始极片这个中间步骤,可直接电积出钴产品。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钴电解槽的钴阴极板,包括长方形钛板,其特征在于,在长方形钛板两面一体化覆盖有若干菱形小块,所述菱形小块表面覆盖有喷砂层。所述菱形小块2通过在长方形钛板上两面进行镗铣而得到,所述菱形小块的深度为0.3mm,宽度为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通过钴种板电积生产出钴始极片,再由钴始极片电积成钴板,本实用新型的阴极母板可以不用生产钴始极片,即可直接电积出钴产品,所生产的电解物理品级率钴能够达到国内同行业的标准,实现永久性阴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直流电效,而且还降低了电解槽的槽电压,具有显著的节能降耗作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钴阴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钴电解槽的钴阴极板,包括长方形钛板1,在长方形钛板1两面一体化覆盖有若干菱形小块2,所述菱形小块2表面覆盖有喷砂层。所述菱形小块的深度为0.3mm,宽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可在一台原始钴电解槽的阴极板板通过改造而得到,即:在长方形钛板上两面上进行镗铣得到所述若干菱形小块2,所述镗铣的深度为0.3mm,宽度为2mm,经镗铣后在所述菱形小块2表面进行喷砂得到喷砂覆盖层。
以下将一台原始钴电解槽的阴极板板与改造后得到的本实用新型进行试验对比,得出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电解阴极板改造前与改造后槽电压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未经新疆新鑫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冶炼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机推床面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轧机压头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