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2857.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涿州市聚源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0727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万能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机模具的改良结构。
折弯机上、下模具按是否分段分为分段与整体两类。标准模分段上模具规格一般为300mm、200mm、100mm、100mm、50mm、40mm、20mm、15mm、10mm,整体为835mm,下模具一般为400mm、200mm、100mm、50mm、40mm、20mm、15mm、10mm,整体为835mm。
上模具在实际使用时的更换频率较高,因而就上模具来说:由于各种规格分段模两端均为平切断面(如图7中的C箭头所指面?),当组合使用时,连接方式只能采用平面对接方式(如图7中所示的分段模20、3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这种连接方式的限制,会造成五种问题:一是频繁换模;二是产生接刀压痕;三是由于上模紧固装置均为分段紧固方式,造成特定情况下,小规格分段模无法紧固的问题;四是组合模具选用时需要特别精细,否则组合模具高度不一致会造成设备损坏;五是分段模具的规格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使用当中的加工要求。很多使用厂家会根据自身产品加工需要,在整体模具上自制豁口,来解决分段模具无法满足的加工要求,这就造成另一个问题:这段模具只能进行特定产品的加工,用途单一,产生设备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万能组合模,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以使组合模具的连接更加紧密且用途更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折弯机万能组合模,包括一组上模具和一组下模具,至少是在其中一组模具中采用锁扣联接结构。
所述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锁扣联接结构是在各模具的前、后结合面上开设供前方邻接模具接合用的锁凸和用于与后方邻接模具接合用的锁槽。
所述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锁槽和锁凸设在同一高度位置,位于各模具的上半部分,且上端留出卡具作业段。
在所述一组上模具或一组下模具中,至少在一个模具的刀切面端开有豁口。
所述的一组模具为30mm、40mm、50mm、80mm、160mm、320mm和640mm各规格模具的组合,各规格模具中至少含有一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锁扣连接设计使连接更加紧密,经连接的组合模整齐划一,连接效果几近整体模,避免了接刀压痕的产生;
2.加入带豁口型分段模的设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要组合合理,上一套组合模,可进行多种规格工件的折弯加工,解决了四方料90°旋转连续折弯的问题,避免了频繁换模的麻烦;
3.加工范围大,只要顾客需要,可满足任意长度要求。
3.加工范围大,只要顾客需要,可满足任意长度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一实施例的上模具组合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另一实施例的上模具组合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A型模具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A型模具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B型模具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B型模具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7为现有技术的组合模具构成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包括一组上模具和一组下模具。
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主创点在于:参见图1、图2所示,是在其中的一组模具(图1、图2示出的是上模具)中采用锁扣联接结构100,巧妙的利用该锁扣结构,来进行相邻模具的连接,具体的构成是:在各模具1的前、后结合面上开设供前方邻接模具接合用的锁凸11和用于与后方邻接模具接合用的锁槽12(参见图3和图4,)。该锁凸11和锁槽12优选设定的方位应设在同一高度位置,位于各模具的上半部分,且上端留出卡具作业段。
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另一创造点在于:在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的一组上模具或一组下模具中,至少在一个模具2(同样具有锁凸21和锁槽22)的刀切面端开有豁口23;该带豁口型的模具是为解决四方料90°旋转连续折弯问题,豁口用来容纳已折起的边沿,豁口开设的位置可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折弯机万能组合模,设定不带有豁口的上、下模具对应为A型的上、下模具,设定带有豁口的上、下模具对应为B型的上、下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涿州市聚源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涿州市聚源电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2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