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冲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583.5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冲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电缆试验时获取试样的电缆采样设备,尤其是一种电缆冲芯机。
背景技术
电缆冲芯机是用于采集电力电缆聚乙烯塑料绝缘外皮试样的设备。在现有技术中,电缆导体芯线冲芯是采取手锤冲芯,手锤冲芯时很容易对电缆的绝缘皮产生损害,导致电缆试样采集效率低,而且还特别的费力;后来发展为采用丝杠冲芯,因为中心点无法找正,操作起来特别的不方便,采集结果也是很不理想,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冲芯效率高且效果好的电缆冲芯机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了气缸冲压法,而且使用了电磁阀、气压调节阀等来控制冲芯机的操作,可适合对多种线径的电缆进行冲芯,也可以用于获取不同规格的热延伸试片,通用性好。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方案所述的一种电缆冲芯机,包括有机壳以及机壳内的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有电磁阀,气压调节阀;所述的执行部分包括有气压缸和顶针,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阀一侧的P1口与气压缸A口连通,所述的电磁阀一侧的P2口与气压调节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的气压调节阀的出气口连通气压缸B口,气压缸活塞杆下部连接有顶针。
所述的机壳内固定有气源处理器。
所述的气源处理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的电磁阀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的机壳上有气压调节阀开关。
所述的机壳上有电磁阀控制开关。
所述的活塞杆和顶针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采用了气缸冲压法,同时还配合有气压调节阀以及电磁阀;气压调节阀能准确的控制冲芯机的冲芯速度,电磁阀控制顶针的上下运动,更能方便的控制冲芯机的操作,除此之外,还配有气源处理器,消除了压缩空气中夹杂的油气和水分对电缆的影响,使冲芯动作更加平稳。该装置和以往的手锤冲芯和丝杠冲芯相比,避免了以往操作时对电缆试验结果的负影响,而且操作省时省力;另一方面,本方案冲芯机还能够提供热延伸试片的冲压采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很大的工作量。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为电磁阀,2为气源处理器,3为气压调节阀开关,4为顶针,5为活塞杆,6为气压缸A口,7为气压缸,8为气压缸B口,9为电磁阀控制开关,10为电源,11为机壳,12为电磁阀的进气口,13为气源处理器的进气口,14为气压调节阀,15为气压调节阀的进气口,16为P2口,17为P1口,18为气源处理器的出气口,19为气压调节阀的出气口,20为采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本方案所述的一种电缆冲芯机,包括有机壳11以及机壳11内的控制部分和执行部分,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有电磁阀1,气压调节阀14;所述的执行部分包括有气压缸7和顶针4,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磁阀1一侧的P1口17与气压缸A口6连通,所述的电磁阀一侧的P2口16与气压调节阀的进气口15连通;所述的气压调节阀的出气口18连通气压缸B口8,气压缸活塞杆下部连接有顶针4。所述的活塞杆5和顶针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的机壳内固定有气源处理器2。
所述的气源处理器的出气口18与所述的电磁阀的进气口12连通。
所述的机壳上有气压调节阀开关3和电磁阀控制开关9。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首先选取合适的顶针4和进行电缆试样的采集时所需的电缆固定座或者选择合适的顶针和进行热延伸试片的冲压采集时所需的载物底板以及哑铃刀模,接通空气压缩机电源,待工作压力达到规定值,合上电磁阀控制开关9,根据需要调节电磁阀控制开关9来控制冲芯机的上下动作,操作气压调节阀开关3来调节冲针的速度快慢。采样完成后将气压调节阀调制零位,关闭电源和空气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长锥助力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粪便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