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3743.6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傅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祺景(上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2/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袁亚军 |
地址: | 20181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回收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方便的新型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通风设备,主要包括有单向流主机和热回收主机,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至室外。其中热回收主机相对于单向流主机更为节能,其节能点在于热回收主机可使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在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能量回收,从而降低了室内空调的负荷。为了达到能量回收,可采用转轮或静止式的热回收模式,其中转轮模式容易造成混风污染,且造价太高。而静止式热回收模式虽然成本低廉,但现国内采用的传热介质一般,不能更好的提高热回收效率,国内诸多热回收主机其热回收效率最高只能达到70%。而且节能环保性差,造成热量回收不完全,降低了使用的灵活度。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通风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足,而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内部采用高效的热回收介质,可以充分吸取排到外界气体的热量,吸收率达到90%以上,环保节能性能佳,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包括主机,主机内部为中空结构,主机的中间安装有高效热回收的芯体,芯体的一侧安装有新风送风风机,芯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污风排风风机,所述的芯体的一端开设有新风通道组,芯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污风通道组,新风通道组上面的通风口之间与污风通道组上面的通风口之间均安装有隔风层。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风层内部设置有热回收介质层,热回收介质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丙烯PP。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风送风风机一端连接新风送风口,新风送风口的一侧安装有污风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的污风排风风机的一端连接污风排风口,污风排风口的一侧安装有新风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的芯体的形状为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结构简单,通过内部采用高效热回收介质,并配合内部结构,在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同时,进行能量回收,以达到90%的能量回收效果,提高了能量的回收率,风阻小,免维护,使得送入室内的空气极少的影响到室内空调负荷,节能减排,成本低,可以满足市场对通风设备的需求,实用性能强,高效环保,是一种设计新颖的创作方案,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效热回收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机,110-污风进风口,120-新风送风风机,130-芯体,140-新风进风口,150-污风排风风机,160-主机,131-污风通道组,132-隔风层,133-热回收介质层,134-新风通道组,121-新风送风口,122-污风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新型高效热回收通风装置,包括主机100,主机100内部为中空结构,主机100的中间安装有高效热回收的芯体130,芯体130的一侧安装有新风送风风机120,芯体130的另一侧安装有污风排风风机150,所述的芯体130的一端开设有新风通道组134,芯体130的另一端开设有污风通道组131,新风通道组134上面的通风口之间与污风通道组131上面的通风口之间均安装有隔风层132。
另外,隔风层132内部设置有热回收介质层133,热回收介质层133采用的材质为聚丙烯PP。新风送风风机120一端连接新风送风口121,新风送风口121的一侧安装有污风进风口110。污风排风风机150的一端连接污风排风口122,污风排风口122的一侧安装有新风进风口140。而且芯体130的形状为长方体。
另外,主机100在污风排风风机150和新风送风风机120正常运行时,引入空气至高效热回收的芯体130,在高效热回收的芯体130内部进行2股空气的能量交换,高效热回收的芯体130为长方体,采用特殊聚丙烯PP材质作为热回收介质层133。高效热回收的芯体130内部设置有污风通道组131,隔风层132,高效热回收介质133,新风通道组134,其中高效热回收介质层133安装于隔风层132与通风通道之间,每层十字交叉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祺景(上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祺景(上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3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