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统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567.8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0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华;周洪如;虞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02M31/125;F02N1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路接洲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统 柴油机 植物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传统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是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世界范围内车辆柴油化趋势的加快,未来柴油的需求量会愈来愈大,而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加快柴油替代燃料的开发步伐,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植物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代用燃料,但由于植物油与柴油理化性质的不同,在柴油机上长时间燃用植物油会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在低温时,由于植物油的高黏性,直接用植物油启动柴油机较困难,也较容易造成燃油路的堵塞。较低温度时,直接采用植物油,易造成植物油雾化不良,燃烧不充分,气缸组零件积碳较严重,从而使柴油机工作不良,机件磨损加剧。为了降低植物油的黏度,国内一般采用电加热器在油箱内对植物油进行加热,以期降低植物油黏度,但是,这样要有较大的用电量,对移动使用的柴油机,蓄电池难以承受。长期使用植物油运行的柴油机,由于柴油机燃油泵为自独立润滑系统,在柱塞压油过程中,植物油比柴油润滑差,使燃油在泵体内渗漏加剧,而自独立润滑系统的燃油泵机油容量有限,渗漏的植物油进入机油内,从而造成燃油泵的润滑系统性能下降,易使燃油泵轴承等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统柴油机直接燃用植物油的 装置,目的是解决低温状态下直接用植物油启动柴油机性能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统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装置,包括油箱、柴油机,所述油箱和柴油机上的输油泵之间经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串联换热器;所述输油泵通过第三油管与滤清器相连,所述滤清器通过第四油管与燃油泵相连,所述燃油泵通过高压油管与喷油器相连,第六油管、回油管和第五油管连接于三通,所述换热器与暖水阀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九管路与所述柴油机的水泵入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统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温控开关、第二温控开关、蓄电池和感应加热器;所述感应加热器通过所述蓄电池供电后对所述喷油器和所述高压油管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柴油机的润滑油主油道口通过第七油管与所述燃油泵相连,所述燃油泵通过第八油管与所述柴油机的油底壳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柴油机顺利通过了100小时实验室可靠性试验和200小时运输船实际航行试验,试验结束后拆检发现,除了喷油器积碳少许多外,其它运行部件与燃用柴油的无明显差异。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运输船、固定作业的工程机械等,可以直接使用植物油,而不必进行柴油和植物油的转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2.第一油管;3.换热器;4.第二油管;5.输油泵;6.第三油管;7.滤清器;8.第四油管;9.高压油管;10.喷油器;11.第五油管;12.三通; 13.第六油管;15.回油管;16.燃油泵;17.暖水阀;19.第九油管;20.水泵入口;21.润滑油主油道口;22.第七油管;23.第八油管;25.蓄电池;26.第一温控开关;27.第二温控开关;28.感应加热器;29.柴油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传统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装置,包括油箱1、柴油机29,所述油箱1和柴油机29上的输油泵5之间经第一油管2和第二油管4串联换热器3;所述输油泵5通过第三油管6与滤清器7相连,所述滤清器7通过第四油管8与燃油泵16相连,所述燃油泵16通过高压油管9与喷油器10相连,第六油管13、回油管15和第五油管11连接于三通12,所述换热器3与暖水阀17相连通,所述换热器3通过第九管路19与所述柴油机29的水泵入口20相连。
进一步的,一种传统柴油机燃用植物油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温控开关26、第二温控开关27、蓄电池25和感应加热器28;所述感应加热器28通过所述蓄电池25供电后对所述喷油器10和所述高压油管9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柴油机29的润滑油主油道口21通过第七油管22与所述燃油泵16相连,所述燃油泵16通过第八油管23与所述柴油机29的油底壳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5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