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模具燕尾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747.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0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戈剑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模具 燕尾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检测用工装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模具燕尾槽检测装置。
上面提及的玻璃模具主要指与口模相配合的初模(初模也称初型模),由此而可知玻璃模具燕尾槽主要指初模上的燕尾槽。如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知,初模是用于成型玻璃制品的瓶罐初型料泡的模具,在制造中空的玻璃容器制品时,作为吹制和冲压出雏形所用的工具,使玻璃料初步分布而为最终成型提供保障。玻璃模具初模燕尾槽的具体作用是定位和导向,初模燕尾槽的合理公差能确保口模与其定位准确,具体表现为无合缝线及毛刺,也就是业界所称的无翻边现象。然而,如果初模燕尾槽超出了合理的公差范围,那么会暴露出翻边现象,使瓶罐类玻璃容器的口部质量受到影响,严重时导致报废。
基于并不限于的上述理由,玻璃模具生产厂商通常需对初模燕尾槽的公差范围进行严格的检测,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一个不漏,一件不疏地全面检测,也就是说不作抽检,因为抽检存在偶然性合格而不能代表所有初模的燕尾槽公差范围均满足要求的情形。
已有技术中,玻璃模具生产厂商对玻璃模具燕尾槽即初模燕尾槽(以下同)的测量方式主要由以下三种:一是采用卡尺测量,该方法是用卡尺对燕尾槽的宽度进行比对测量,然而,由于此尺寸一端位于平面,而另一端位于两直线呈150°的相交处,因此测量误差大(误差通常在0.1‑0.3㎜)不足以可靠保证燕尾槽的尺寸精度,存在难以与口模良好配合之虞,尤其,由于卡尺测量全凭检测者人为控制与判断,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检测经验、责任感乃至情绪波动的影响;二是采用投影仪测量,具体是使用影像投影仪对初模燕尾槽部位进行取线投影,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01‑0.02㎜,可以保障与口模的优异配合效果,但是,由于投影仪为精密仪器,通常安置于远离生产场所的半封闭工作室内,于是需由工人将初模搬运至投影仪所在的场所,从而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影响检测效率。尤其,因投影从校样到取点测量每片模具(初模以两个半模的形态出现)所耗时间冗长,通常约为10min左右,检测效率十分低下;三是采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三坐标测量虽有精确度无可挑剔之长处,但是投资成本高达数十乃至上百万元(RMB计),并非能由普通的企业所承受,并且测量效率较低,每片初模需花费约5min的时间。
上述对初模燕尾槽的测量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取解决而迄今为止始终未能解决,尤其是在目前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弥补前述不足的技术启示。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经过了长期而有益探索与设计,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携带而藉以满足对生产场所在线检测要求、有利于检测者方便而快捷地依据检测结果而判定初模燕尾槽误差是否超范围而藉以保障初模的质量、有益于显著缩短检测时间而藉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有便于适应对不同规格的初模燕尾槽进行检测而藉以避免受规格变化制约的玻璃模具燕尾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携带而藉以满足对生产场所在线检测要求、有利于检测者方便而快捷地依据检测结果而判定初模燕尾槽误差是否超范围而藉以保障初模的质量、有益于显著缩短检测时间而藉以提高检测效率和有便于适应对不同规格的初模燕尾槽进行检测而藉以避免受规格变化制约的玻璃模具燕尾槽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方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