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线路杆塔集成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5962.8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4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孟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宪龙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00;G01C9/00;G01H17/00;G01W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5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线路 杆塔 集成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集成监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集成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截止2010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共拥有66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27380回,总计长度59.39万km。直接从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带电作业(试验)的班组分别为1591个、481个、298个,人员共计23809人,人均维护线路长度为24.9km。2010年国网公司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3422次,跳闸率0.592次/百千米·年;故障停运1080次,故障停运率0.187次/百千米·年
以上数据说明电气设备的多数故障是绝缘性故障,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设备暴露在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受到雷击、污秽、风偏、雨雾、冰雪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绝缘受损,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由于这种事故具有突发性,所以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设备本身的损失。现有的输电线路杆塔监测系统主要有以下缺点:
1、功能单一,有的可以监测雷击、有的可以监测闪络等等,但是缺乏多传感器集成技术。
2、输电线路杆塔几十米高,现有设备传感器和监控主机之间采用长距离电缆连接,容易收雷击等外界干扰损坏,也影响高压杆塔自身的绝缘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低。
3、高压输电线路多出山岭野外,通信困难,现有设备一般采用GPRS移动公网,在无信号地带无法使用。
4、目前输电线路杆塔监测虽然也装了部分监测设备,但是各自独立,重复建设,信息不能共享,既浪费了资源,又不方便运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集成监测系统,基于神经元网络传感器和物联网通信,集雷击、工频闪络、泄漏电流、电晕脉冲、倾斜、振动及气象监测于一体,便于综合分析,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集成监测系统,其包括:供电单元、监控主机、神经元网络传感器故障监测单元、及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器,该故障监测单元包括数个同步采样并组成无线传感网络而与监控主机无线通信的神经元网络无线传感器,该监控主机与该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器通信连接,该供电单元分别与监控主机及故障监测单元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数个神经元网络无线传感器包括工频电流传感器、雷击电流传感器、泄漏电流传感器、电晕脉冲传感器、倾斜感应传感器、振动感应传感器、气象传感器。
其中,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蓄电池供电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集成雷击、闪络、倾斜、振动、泄漏电流、电晕脉冲及气象等多种传感器监测功能,且具有同步采样技术,提高了性能和实用价值;神经元无线传感网络,无引出接线,提供了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物联网无线自组网通信技术,不受移动公网的限制,无应用盲区,各传感器可分别安装,信息融合,即插即用,统一后台管理。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的立体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的供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集成监测系统,其包括:供电单元、监控主机20、于神经元网络传感器故障监测单元、及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器40,该故障监测单元包括数个同步采样并组成无线传感网络而与监控主机无线通信的神经元网络无线传感器,该监控主机20与该接入互联网的服务器40通信连接,该供电单元分别与监控主机20及故障监测单元电性连接。
该数个神经元网络无线传感器包括工频电流传感器10、雷击电流传感器11、泄漏电流传感器15、电晕脉冲传感器16、倾斜感应传感器12、振动感应传感器13、气象传感器14等。
如图4所示,该供电单元为太阳能蓄电池供电单元,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及外壳2,该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电线30与外壳2内的传感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宪龙,未经孟宪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5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支撑杆
- 下一篇:车载一体式三相直流电阻、变比、有载综合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