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薄膜碎片脱水工艺中的薄膜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6659.X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愚斌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65G53/06;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薄膜 碎片 脱水 工艺 中的 薄膜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塑料回收再生领域中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碎片脱水工艺中的薄膜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废薄膜塑料回收领域中,废塑料薄膜经过粉碎后输送到浮选流道中进行浮选,浮选清洗原理是:塑料薄膜碎片在浮选流道中随流体流动,流动过程中,密度较流体大的杂质逐渐沉淀到流道底部,密度较流体小的碎料薄膜则漂浮在液体表面继续向前流动,实现将密度大的杂质与塑料薄膜碎片分离的目的。
经过浮选后的塑料薄膜碎片进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脱水可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实现:将夹带水分的塑料薄膜碎片送入送风管,由送风管内的风将其送入脱水筒中,利用类似旋风分离器的原理将塑料薄膜碎片中的水分去除。将夹带水分的塑料薄膜碎片送入风管时,由于水分较多,不便于被风送入脱水筒,并且耗能大;此外,即使将塑料薄膜碎片中的部分水去除,由于塑料薄膜碎片较轻,进入到送风管中时,可能被风从入料口中吹出,造成入料不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料薄膜碎片脱水工艺中的薄膜进料机构,采用该进料机构可方便地将夹带水分的塑料薄膜碎片送入送风管中,同时去除塑料薄膜碎片中的大部分水分。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塑料薄膜碎片脱水工艺中的薄膜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斗、下料斗、螺杆以及与螺杆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上料斗和下料斗呈锥形,其中, 上料斗的下端插入并匹配在下料斗内,下料斗的下端连接在送风管上,上料斗的侧壁上布满有排水通道;所述螺杆插入在上料斗内;所述送风管在与下料斗的连接部位设置成文丘里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料斗上的排水通道为上下方向的长通槽。特别地,由于锥形的上料斗的上部面积较大,下部面积较小,所述上料斗上部分布的长通槽的数量多于下部分布的长通槽的数量,使得整个侧壁上长通槽均匀分布。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好处在于,上下方向的长通槽不但为塑料薄膜碎片中的水分提供了排出通道,而且塑料薄膜在上料斗内壁上移动过程中,长通槽的边沿还可以刮除塑料薄膜碎片上的部分水分,提高去水率。此外,所述的排水通道也可以是布满在上料斗侧壁上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文丘里管的结构为:送风管管壁的顶部在与下料斗的下端对应处向下凹陷形成凹窝,该凹窝的两侧形成倾斜面,下料斗的下端连接在该凹窝的底部。本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送风管内的风流过文丘里管处时,首先受到凹窝中与风向相迎的一侧的倾斜面的阻挡,在该倾斜面的后部(即下料斗的下端口处)形成局部负压区,从而对下料斗内的塑料薄膜碎片产生吸附作用,有利于塑料薄膜碎片的送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料斗的上部具有一段圆形段,该圆形段的上端设有入料箱,该入料箱的侧向设置入料口。工作时,夹带有水分的塑料薄膜碎片从入料口中进入入料箱,并向下进入上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电机,该电机设置在入料箱的顶部,其输出轴与螺杆的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料斗上的排水通道设置在下料斗的上边沿以上的上料斗的侧壁上。亦即,上料斗中插入下料斗的部分不设置 排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杆将上料斗中夹带有大量水分的塑料薄膜碎片向下挤压输送,该过程中,塑料薄膜碎片中的大部分水分被挤出并从上料斗的排水通道中排出,排除了大部分水分的塑料薄膜碎片进入到下料斗中,在文丘里管所产生的局部负压作用下,下料斗中的塑料薄膜碎片被吸入到送风管中,进而随送风管内的风进入脱水筒中;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薄膜进料机构不但能去除塑料薄膜碎片中的大部分水分,而且能方便地将塑料薄膜碎片送入送风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薄膜碎片脱水工艺中的薄膜进料机构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上料斗上的排水通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下料斗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愚斌,未经冯愚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66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的板料随动装置
- 下一篇:检验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