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耗最小化的热固性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6862.7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江兴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邦精密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2 | 分类号: | B29C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最小化 热固性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耗最小化的热固性模具。
热固性模具动模和定模都装有加热棒或高温油等加热装置,成型时模具温度120‑160度之间,其实需要加热的只是上模仁和下模仁,只占整套模具的十分之一左右。而现在的模具只是在其表面或者机台工作面加装隔热板防止热量流失,由于钢材都是导热性强的材质,加上整套模具都是精密的组装在一起,变成了整套模具在温度多非常高。其缺点有:1.加热面积大,加热周期长及加热装置功率大,耗电量大;2.因都是固体导热,热量流失快,在加上散热面积大,温度流失也大,加热频率高,耗电量大;3.因整套模具都高温,操作时容易烫伤,安全系数低;4.模具整体高温,模具配合活动的地方易拉伤,材质易退火,缩短了模具寿命;5.模具温度容易传到设备上,造成设备温度过高,液压油变稠使油管、密封件、阀等零件老化损坏,降低了设备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耗最小化的热固性模具,本实用新型是加热装置在模具里的设计改变及防止热量流失的改进,使热量的利用最大化,能耗最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耗最小化的热固性模具,其具有模架、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和定模板的模仁容置腔中设有模仁,所述模仁内设产品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与模仁容置腔的侧壁之间具有用于隔绝模仁与动模板、定模板之间发生热传递的避空区,所述避空区形成空气隔热层,所述模仁内部设有对模仁单独加热的加热单元,所述模仁与模仁容置腔的侧壁之间安装有若干间隔块和加硬垫块。
进一步,所述加热单元为电加热装置或设于模仁的高温油通道。
进一步,所述间隔块由上模仁或下模仁本体的侧壁的凸出部构成,或者由上模仁容置腔和下模仁容置腔的侧壁的凸出部构成,或者是单独单元构成(即与模仁或者是模仁容置腔侧壁相互独立)。
进一步,所述电加热装置的接头经过高温套管直接引致模具表面,套管和动模板、定模板之间有间隙。
进一步,所述模仁的顶部和/或底部设有沿模仁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布置的加硬垫块。
进一步,所述模仁设置间隔块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位于模仁顶部和/或底部的加硬垫块,所述加硬垫块由经过加硬处理的材质制成或者是由高硬度的材质独立制成。具体而言,在模仁的前后侧壁设置间隔块时,加硬垫块与模仁前后侧壁的间隔块构成U字形(加硬垫块仅仅设于模仁的底部)或者封闭的方形(加硬垫块同时设于模仁的顶部和底部)。加硬垫块经过热处理的钢材制成,亦或者采用其它高硬度钢材制成。
进一步,所述间隔块由模仁与模仁容置腔的侧壁之间的凸起部分组成,或者是单独的单元组成,所述凸起部分可以自模仁侧壁凸起,也可以是自模仁容置腔的侧壁上凸起。
整套模具只对模仁加热,节能效果显著提高。
整套模具只对模仁加热,节能效果显著提高。
模仁和整套模具通过周边形成的空气隔热层隔绝,防止温度互相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热固性模具加热方式,变整套模具加热为单独的模仁加热,这样加热的面积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可以大幅减小发热装置的功率及加热周期,模仁和模板接触部位避空,最大限度下减少固体接触面积,让模仁底部和侧面与模板之间用空气隔绝,这样热量很难流失出来,模仁的热量得到了最大利用化,耗电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整套模具除了中间模仁高温之外,其余都50摄氏度以内,这样模具及设备使用寿命延长了,操作安全性大幅提高。
图1为能耗最小化的热固性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模板侧视图。
图3为定模板侧视图。
图4为上模仁俯视图。
图5为上模仁主视图。
图6为上模仁左视图。
图7为上模仁仰视图。
图8为下模仁俯视图。
图9为下模仁主视图。
图10为下模仁左视图。
图10为下模仁左视图。
图11为下模仁仰视图。
图12为动模板打开状态图。
图中,1‑动模板;2‑定模板;3‑模仁;4‑产品型腔;5‑模仁容置腔;6‑间隔块;7‑加硬垫块;8‑加热单元;9‑耐高温套管;10‑流道; Z‑避空区;30‑上模仁;31‑下模仁;50‑上模仁容置腔;51‑下模仁容置腔;80‑电源线。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邦精密模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邦精密模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6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密封圈模具
- 下一篇:数控石材立体雕刻机的锯片开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