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7120.6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彦;王秀;马伟;邹伟;张睿;姜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K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子 杂草 识别 管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准农业中的变量喷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能快速识别单、双子叶杂草组成,给出不同除草剂配比组合的防治方案,实现除草剂的定量高效喷施。
背景技术
化学除草具有高效的除草能力,且操作简单方便,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除草方式。化学除草能有效地控制杂草危害,增加作物产量,提高生产率,但是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对水源、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对当茬或后茬作物的危害,除草剂在作物中的残留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危害,还能诱导杂草群落迅速发生演变,产生抗药性等。当前我国每年使用的除草剂达45多种,消耗总量47万吨以上。由于大多采用人工漫喷的施药方式,在增加农民投入的同时,因除草剂具有淋溶,雾滴的转移和挥发性,又污染了空气和水源,也伤害了敏感作物;此外,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农药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费工费时,负面影响日趋加重。因此,杂草的变量喷药有效防控,直接关系到我国的食品安全和群众的健康安全。
常见的农田杂草可分为两大类:禾本科类与阔叶类。针对这两大类,国内外除草剂厂家研发三类型防治药剂,一类是禾本科杂草防治为主;一类以阔叶类杂草防治为主;一类广谱杀草剂,二者都兼顾防治。近年来,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和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农田杂草的种类和组合逐渐发生变化,抗药性杂草日趋增加,如何完成全国范围内杂草种类和抗药性杂草的统计及其防治措施更新,对植保专家来说是一个挑战。传统的人工经验判别方法虽然准确,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杂草的学名与俗名区分也需专人定点分析。对于上述问题,国内外现有技术大都集中在特定种类杂草或某一方面杂草的图像和光谱识别,对于单/双子叶杂草的快速调查、简单识别及喷药措施的发布,未见相关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在识别农田单/双子叶杂草及群落组合的基础上,快速给出不同除草剂配比组合的防治方案,实现除草剂的变量高效利用。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其包括: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以及集成在其上的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叶片分类模块和结果显示及发送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杂草群体图像,将图像传送至与其连接的图像识别模块;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对杂草群体图像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传送至与其相连的叶片分类模块;
所述叶片分类模块根据图像识别结果,区分出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并将分类结果传送至结果显示及发送模块;
所述结果显示及发送模块连接专家数据库,结合单/双子叶杂草分类结果获得喷药处方,并对处方进行显示及发送至喷药实施部门。
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集成在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上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结果显示及发送模块包括集成在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上的显示屏和无线网络通信单元。
其中,还包括可插拔设置在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上的SD存储卡,与上述各模块连接,存储每个模块获得的内容。
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上的全球定位系统。
其中,所述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包括触摸控制面板,所述触摸控制面板上设置与上述每个模块对应的触摸按钮,控制每个模块工作。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可在识别农田单/双子叶杂草及群落组合的基础上,快速给出不同除草剂配比组合的防治方案,实现除草剂的变量高效利用,具有便携、实用、普及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单/双子叶杂草识别喷药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参照图示,该装置包括: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以及集成在其上的图像采集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叶片分类模块和结果显示及发送模块。
具体地,智能手机或智能掌上电脑作为本实施例装置的硬件依托,使其便于携带,具有可二次开发的操作系统,可安装图像相关处理软件并快速运行,同时也可在上面集成所需要的各硬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7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拱顶砌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烧结台车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