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7322.0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祥;栾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水体 生态 修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已有的生态修复技术一般为两种,一种为复氧,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另一种为净化,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除去水体中的杂质,这些生态修复方式都较单一,不能满足景观河道、大型湖泊、池塘水处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域外围的水体净化区、水域中部上层的水域交换区以及水体中部中层的水体复氧区,水体经过水体复氧区增加溶解氧后进入水体交换区,经水体交换区将水体推排至水体净化区,净化后的水体流至水体复氧区,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水域得到净化。
进一步地,水体复氧区设有水体流动装置,水体流动装置包括三个浅层微纳米曝气机。
进一步地,水体交换区包括用于水体循环的辅助集水管网。
进一步地,水体净化区设有由生态基和生物颗粒组成的生物床,生态基位于生物颗粒的上方。
进一步地,水体复氧区、水体交换区和水体净化区均由程序控制并自动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以水治水”的理念,利用水体功能区域性划分、自然生态净化的原理,实现水体复氧—水体交换—水体净化往复循环原位治理模式,提供了一种综合性利用微生物学、仿生学等的方法,且高效、经济的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体流动装置,2.水体复氧区,3.生态基,4.太阳能光板,5.集水箱,6.导流管,7.生物颗粒,8.水体净化区,9.水体交换区,10.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景观水体生态修复系统,包括水域外围的水体净化区8、水域中部上层的水体交换区9以及水域中部中层的水体复氧区2,水体经过水体复氧区2增加溶解氧后进入水体交换区9,水体交换区9将水体推排至水体净化区8,净化后的水体流至水体复氧区2。
水体复氧区2设有水体流动装置1,水体流动装置1包括三个浅层微纳米曝气机,水体交换区9包括用于水体循环的辅助集水管网,水体净化区8设有由生态基3和生物颗粒7组成的生物床。
浅层微纳米曝气机安装有太阳能光板4,利用太阳能提供能量,浅层微纳米曝气机兼具曝气、增氧、推流的功能。底层水体经过导流管6进入储水箱10,流至集水箱5,浅层微纳米曝气机将集水箱5中的水体吸入,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同时,从浅层微纳米曝气机上方将增氧后的水体推出,推排至水体净化区8的上层,水体净化区8的上层分布有生态基3,底层布有生物颗粒7,水体从上而下依次经过生态基3和生物颗粒7,水体经处理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体进入水体复氧区2,往复循环直至整个水域得到净化。
水体复氧区2、水体交换区9和水体净化区8均由程序控制并自动运行,实现高效、经济的自动化管理。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7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带产品的快速计数器
- 下一篇:手动折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