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式离合器总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8028.1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宗元;李传武;施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总泵,特别是一种泵体缸孔内设螺旋槽的柱塞式离合器总泵。
离合器总泵是汽车摩擦式离合器液压操纵机构中的元件,其与驾驶室内的离合器踏板连接,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总泵活塞轴向移动,泵内工作腔容积减小使液压上升,液压通过与泵连接的制动油管输向分泵,在分泵工作腔液压推动活塞轴向移动,使分离叉动作,分离轴承推动膜片弹簧内圈向前移动,膜片弹簧外端拉动压盘向后移动,解除对从动盘的压力,此时离合器的主、从动部分处于分离状态从而中断动力的传递;离合器踏板处于自由状态时,离合器的膜片弹簧将压盘、从动盘、飞轮互相压紧,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离合器总泵在工作过程中将驾驶员施加的推力转化成液压,离合器分泵将液压转化成推力,这两个元件及其间连接的油管加上制动液实现力的传递。
申请号为200320103293.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柱塞式液压制动离合器总泵,泵体上方装有液压油室,液压油室上方设进油口,油室与阀体间安装单向阀,安装在阀体内的柱塞式阀杆一端与踏板相连,另一端通过一个阀杆回复装置与出油口连接,该泵可避免制动液渗漏造成事故及液压油不足、制动失灵等问题,但其泵体与柱塞之间的摩擦较大,容易出现单边偏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缺陷加以改进,提供一种泵体缸孔内设螺旋槽的柱塞式离合器总泵。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柱塞式离合器总泵,其包括泵体、弹簧组件、柱塞、主皮圈、副皮圈,其中,泵体包括泵体缸孔,弹簧组件装于泵体缸孔内的底部,柱塞装于泵体缸孔外部,主皮圈和副皮圈分别装于泵体缸孔皮圈槽内。
优选的是,泵体缸孔内壁包括过油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过油槽为360°环形均布的螺旋形过油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旋形过油槽是在泵体缸孔内壁上加工形成的环形均布的沟槽,沟槽形状不限。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螺旋形过油槽从泵体缸孔端部向孔内延伸,并具有一定的螺旋升角。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过油槽的数量是至少一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过油槽的数量是8‑16道。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泵体包括缸孔、进液孔、出液孔、储液腔、通液孔、皮圈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泵体包括缸孔、进液孔、出液孔、储液腔、通液孔、皮圈槽。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液孔与进液孔连通,所述通液孔与储液腔连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液孔与油杯连接,所述出液孔通过油管连离合器分泵。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通液孔加工完毕后压入钢球,所述钢球起封闭作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弹簧座、拉杆、限位板。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弹簧组件可以仅包括弹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拉杆的末端与限位板铆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座上装配有弹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泵体的相应皮圈槽内分别嵌装有主皮圈和副皮圈,主皮圈和副皮圈用于柱塞与泵体之间的密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柱塞与泵体主皮圈接触的端部位置外圆上设有多个360°环形均布的卸压孔。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柱塞采用钢铁材料制成。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柱塞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钢铁材料制成的柱塞外圆采用镀硬铬的表面处理工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钢铁材料制成的柱塞外圆采用镀硬铬的表面处理工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钢铁材料制成的柱塞外圆采用镀光亮镀镍的表面处理工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柱塞外圆采用硬质阳极氧化的表面处理工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泵体采用铸造铝合金材料制造,以满足加工螺旋形过油槽的切削工艺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8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