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拆卸扎带的工具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8072.2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雷刚;王婉莹;刘威;刘宝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具笔,具体为一种用于拆卸扎带的工具笔。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扎带通常是一次性产品,扎带在扎紧后无法拆卸,只能将带体剪断,剪断后扎带将成为废品,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随着扎带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这种浪费也随之加剧。
但是,目前缺乏一种有效拆卸扎带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缺乏一种有效拆卸扎带的工具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拆卸扎带的工具笔。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拆卸扎带的工具笔,包括由前壳体2和后壳体4配合形成的笔筒。
所述笔筒的后壳体4上沿轴线方向依次开有第一卡槽15和第二卡槽16;后壳体4上设有压杆12,所述压杆12上沿所述第一卡槽15方向设有下凸台121。
所述笔筒内固定设有导向支架7,所述导向支架7包括圆环底座71和均布在所述圆环底座71同侧上的若干导向杆72;所述导向杆72的端部呈弧状端面720。
所述笔筒内设有其后端伸出后壳体4、前端具有孔的顶杆3,所述顶杆3上设有具有弹性的舌片9,所述舌片9上设有卡入第一卡槽15或者第二卡槽16的上凸台11。
笔筒内设有与顶杆3连接的推盖8,所述推盖8一端形成凹腔、另一端形成其上套有第二压缩弹簧14的滑动导向杆,所述滑动导向杆配合伸入所述顶杆3的前端孔内;所述第二压缩弹簧14一端抵靠推盖8的凹腔背面、另一端抵靠顶杆3前端。
笔筒内设有与推盖8连接的主轴6,所述主轴6的前端设有若干主线齿60,所述每个主线齿60上形成有短齿面601和长齿面602;全部或者部分相邻的主线齿60之间设有与导向杆72配合的导向槽700;主轴6前端导向槽700与导向杆72配合、且主线齿60抵靠圆环底座71,主轴6后端穿过圆环底座71后伸入抵靠推盖8凹腔内壁。
笔筒内设有与主轴6连接的副轴5,所述副轴5的后端设有数量与所述主线齿60相等、且与主线齿60配合的副线齿50,所述每个副线齿50上形成有斜齿面500;全部或者部分相邻的副线齿50之间设有与导向杆72配合的导向槽700;副轴5后端导向槽700与导向杆72配合、且副线齿50的斜齿面500与主线齿60的短齿面601接触。
笔筒内设有与副轴5的后端连接的其上套有第一压缩弹簧13的执行元件1,所述执行元件1上形成压边19,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3一端抵靠前壳体2内壁、另一端抵靠压边19。
所述执行元件1具有执行元件头部21。
所述前壳体2、后壳体4、顶杆3、推盖8、导向支架7、主轴6、副轴5、执行元件1的配合应当保证:当顶杆3上舌片9的上凸台11由第二卡槽16滑入到第一卡槽15内时,推盖8的凹腔端面正好抵靠导向支架7的圆环底座71、主线齿60推动副线齿50在导向支架7内向左滑动至副线齿50正好完全脱离导向支架7、执行元件头部21正好伸出前壳体2。
上述基于常态下对工具笔进行描述,即工具笔的状态为执行元件头部23收缩于前壳体2内。
工作时,当顶杆3上舌片9的上凸台11位于后壳体4上的第二卡槽16内时,执行元件1在第一压缩弹簧13作用下,执行元件1的执行元件头部21收缩于前壳体2内,导向杆72配合置于主、副线齿60、50的导向槽700内,副线齿50的斜齿面500与主线齿60的短齿面601接触,推动主线齿60抵靠圆环底座71。
以图1为基准,自右向左推压顶杆3,顶杆3上舌片9的上凸台11由第二卡槽16滑入到第一卡槽15内的过程中,推盖8在第二压缩弹簧14作用下推动主轴6向左滑动(此时第二压缩弹簧14不被压缩或仅仅被微压缩),主轴6的主线齿60推动副轴5的副线齿50在导向支架7内向左滑动,当副线齿50正好完全脱离导向支架7时,推盖8正好抵靠导向支架7的圆环底座71,此时主线齿60在导向支架7内向左运动到极限(即主线齿60自始至终都在沿导向支架7运动,主轴6不会发生旋转),副线齿50的斜齿面500在第一压缩弹簧13作用下(即第一压缩弹簧的反弹力)与主线齿60的短齿面601发生相对滑动,即副轴5发生逆时针转动(由图1、17、18、19自左向右看)后,副线齿50的一组齿峰501(3个齿)位于导向杆72的弧状端面720的顶部,另一组齿峰501(另3个齿)与主线齿60的长齿面602接触;此时,主轴6和副轴5处于平衡静止状态;执行元件头部21正好伸出前壳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8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