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9459.X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池;朱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加林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G05D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冲击 内涝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属于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及雨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极端降雨有偏多偏强的趋势。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原有的池塘、水沟、洼地、绿地等都被楼宇、道路等不透水的硬化地面所代替,致使地表吸收滞留雨水的能力被大幅度削弱,雨水大部分都要通过排水系统排走,导致很多城市在遭遇强降雨时,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地面积水而引发内涝,城市交通瘫痪,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由于城市排水系统是按照现行的标准建设的,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受到历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要解决城市内涝,单纯地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扩建已有的城市排水系统,是相当困难的,也不现实。要改变或提高建设标准,不但工程投资巨大,还牵涉到城市规划、拆迁等诸多问题,当地政府难以负担。大幅度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还会造成平时正常排水状态下的排水管流速过小,产生严重的淤积,导致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幅增加,也需要增加大量的维护设施和设备。因此,解决城市内涝,应当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并与雨水减量措施和调蓄排放相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它通过雨水渗透和雨水利用,并借助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有序控制,使得城市排水系统具有抵御强降雨冲击、防止发生内涝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包括若干块下凹式绿地、若干处雨水利用设施、若干个下凹式雨水公园、若干个下凹式运动场和智能控制系统,其结构特点是:
1)利用排水管网连通前述的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设施、下凹式雨水公园和下凹式运动场,
2)在排水管网设置排水管网液位计,在下凹式雨水公园内设有公园内液位计,在下凹式运动场内设有运动场内液位计,在下凹式雨水公园的进水口与排水管网连接处安装有公园进水液位计,在下凹式运动场的进水口与排水管网连接处安装有运动场进水液位计,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公园内液位计、公园进水液位计、运动场内液位计、运动场进水液位计、排水管网液位计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系统的输出端与下凹式雨水公园的进/排水系统的控制输入端、下凹式运动场的进/排水系统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构成智能型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下凹式绿地和雨水利用设施分别通过绿地排水管和利用设施排水管与排水管网连通。
进一步地,下凹式雨水公园的进/排水系统包括公园进水系统和公园排水系统,下凹式运动场的进/排水系统包括运动场进水系统和运动场排水系统,下凹式雨水公园通过公园进水系统和公园排水系统连通排水管网,下凹式运动场通过运动场进水系统和运动场排水系统连通排水管网。
进一步地,智能控制系统设有监测排水管网内液位的监测单元,从而控制与排水管网连通的各个下凹式雨水公园和下凹式运动场的进水、排水装置的按设定程序开启/关闭。
进一步地,智能控制系统中设有内涝预警报警装置,当检测到排水管网液位计的水位数据超过警戒标准且不断上升、与排水管网连通的各个下凹式雨水公园和下凹式运动场的进水系统都已处于开启状态时,判断为遭遇超强降雨,智能控制系统判断出有发生内涝的危险时,自动开启报警系统,发出预警。
进一步地,下凹式绿地的地面设有孔隙率高透水好的土石作为回填层,下凹式绿地比周边路面低、具储水功能结构;下凹式绿地设有绿地排水管,超过下凹式绿地吸纳容量的雨水便通过绿地排水管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或者在下凹式绿地可以直接敷设到排水管网入水口的情况下,不设绿地排水管、直接通过下凹式绿地的排水口与排水管网连接。
进一步地,雨水利用设施包括城区内的小区、建筑物内设置的雨水利用设施,包括雨水的直接利用设施及雨水渗透设施,构成城市抗冲击防内涝雨洪管理系统中承担雨水减量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在各个小区、建筑物内,修建雨水蓄水池,经过适当净化处理后利用于绿化、洗车、冲厕、道路冲洗、消防补水、景观补水、工业用水补水和非饮用补水系统,或者设置渗透池、渗透井、渗透管雨水渗透设施,补充地下水;各个雨水利用设施通过利用设施排水管与城市排水管网连通,用于排除超过利用设施设计容量的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加林,未经朱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94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子湿铺防水卷材
- 下一篇:一种生活用水自动收集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