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装卸捞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0259.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军;俞镇慌;高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军;俞镇慌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装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漂浮物清理装置的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装卸捞网。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自然环境中产生的垃圾漂入水中,从而影响水面环境,针对这样的现象,需要对水面漂浮的固体、粘稠物体的进行清理工作,目前大多数清理方法所采用的是简易的捞网,其网袋和网圈通过挂接、穿挂方式或其他方式相结合,而网袋均未做过预处理,由于在装卸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10秒-3分钟不等),对清理作业的连续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体效率比较低,因此装卸工作量大,速度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装卸捞网,其设计结构合理、装卸方便、使用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装卸捞网,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端部的网圈以及套在网圈上的网袋,所述的网圈外侧上边缘和外侧下边缘上分别具有向下翻的上折边和向上翻的下折边,所述的网圈通过上折边和下折边形成具有凹槽的圈壁,其网圈纵向截面呈“[”形结构,所述的网袋上口边沿上环形穿置有尼龙扎带,网袋通过尼龙扎带套在具有凹槽的圈壁内。
为了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生锈现象,所述的手柄和网圈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快速装卸捞网,在网袋上穿置尼龙扎带,将网袋通过尼龙扎带牢牢限制在网圈的凹槽内,从而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应对网袋内物体的载荷,其安装方便、拆卸简单、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可以量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网圈与尼龙扎带结合后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手柄,2.网圈,21.上折边,22.下折边,3.网袋,4.尼龙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快速装卸捞网,包括材质为不锈钢的手柄1,在手柄1端部连接有材质为不锈钢的网圈2,在网圈2上套置有网袋3,在网圈2外侧上边缘和外侧下边缘上分别具有向下翻的上折边21和向上翻的下折边22,网圈2通过上折边21和下折边22形成具有凹槽的圈壁,其网圈2纵向截面呈“[”形结构,网袋3上口边沿上环形穿置有尼龙扎带4,网袋3通过尼龙扎带4套在具有凹槽的圈壁内。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装卸捞网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首先对尚未安装的捞网网袋3进行预处理,预先穿上高强度的尼龙扎带4,并扣至正好适合网圈外径的位置,便于使用时迅速安装;
然后网圈2的圈壁制作成“[”形,凹槽朝向外侧,恰好可容纳高强度的尼龙扎带4从外面套上,网圈2外侧边缘上的上折边21和下折边22使得高强度的尼龙扎带4被牢牢限制在凹槽内,使得这种结合方式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应对网袋3内物体的载荷;
在安装时,只需将预先穿有高强度的尼龙扎带4的网袋3套入网圈外侧的凹槽内,并将尼龙扎带4收紧,即安装完毕,整个过程通常只需2-3秒钟;在卸下网袋3时,只需握住外露的尼龙扎带4尾端,向下翻转,即可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完成;卸下的网袋3若无破损,则清洗之后再次预穿高强度的尼龙扎带4,可重复使用,节约环保。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军;俞镇慌,未经王志军;俞镇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02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络筒半自动管纱搬运辅助装置
- 下一篇:漂浮皮带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