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激光开启的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051.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志;黄梓敬;柳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A61F2/1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0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开启 人工 晶体 药物 释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可激光开启的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白内障手术及人工晶体的植入日趋普遍。术后常规的护理方法是激素与非激素抗炎药点眼,护理繁琐且易感染。为省去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的不便,减少感染机会,在手术中植入附带有药物释放系统的人工晶体或者张力环,使其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释放药物达到控制炎症或防止后囊膜浑浊已有报道。已有的缓释系统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植入眼内后即开始释放药物,以接近0级动力学释放,不能人为控制药物释放,长期释放激素等药物易造成副作用与其他并发症。
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等眼后段疾病较为常见。对于这些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玻璃体内注射,需要进行较长时间多次注射,造成病人主观上不适,并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玻璃体出血等。全身给药需通过血视网膜屏障,容易有副作用。局部点药因难以渗透至眼后段,治疗效果微乎其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人工晶体连接的药物缓释装置,可人为控制,在适当时机用激光打开封闭的薄膜释放药物达到治疗目的,相对药物缓释系统而言,避免了长期持续释放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也可避免或减少玻璃体腔多次注射带来的并发症与全身用药产生的副作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可激光开启的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包括嵌入人工晶体外沿的两片连接片,连接片长度与人工晶体相匹配,连接片内侧中央设有与人工晶体外沿匹配的嵌入槽,嵌入槽呈长条状,人工晶体与之紧密连接,连接片上开有多个装载有活性药物的储药孔,储药孔外由可激光打穿或分解的材料层覆盖。人工晶体为标准软质可折叠型人工晶体,如水凝胶或硅凝胶材料,也可为其他材料如丙烯酸酯等。所装载的活性药物可为常规的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眼后段疾病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等等。
所述连接片的宽度为0.5-1.0mm,厚度为在嵌入人工晶体处为0.8-1.0mm,由内向外厚度逐渐递减。
所述储药孔为圆柱形。药物释放装置的储药池可为任何形状,如圆柱形、球形、锥形等,优选为圆柱形,并设计在装置靠外缘避开内侧凹槽。各个储药池之间为独立、不相接触,并相距一定距离,以便激光打开装置时不影响到周边的其他装置。
本实用新型药物释放装置中填充的活性药物可为抗炎药物,如地塞米松(曲安奈德)、双氯芬酸、吲哚美辛等。药物释放装置中填充的活性药物可为抗血管内皮生长激素,如贝伐单抗(avastin)、雷珠单抗(lucentis)等。药物释放装置中填充的活性药物可为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免疫抑制剂,远期设想包括生物肽类与基因治疗。
药物释放装置中装载的活性药物可不填充载体基质,某些药物因性质不稳定也可填充载体基质。药物释放装置中填充的载体基质可为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如PLGA、PVA、PLA、PVA、HPMC等。已有报道通过一种或多种材料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不同的分子量或密度,继而获得不同的药物释放速率。优选释放速率较快的药物载体基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目前,已有的药物释放系统植入眼内后即开始释放药物,无法人为控制药物释放,长期释放易产生副作用,并存在药物在眼后段浓度较低的问题,故考虑设计一种激光开启的药物释放装置,在需要时于YAG激光打开储药小孔释放药物,可以人为控制释放时机,在开启一个装置后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装置设置有多个小孔,可多次开启、释放。操作只需在散瞳下暴露装置,用YAG激光开启,较为简便,不易感染、并发症少。
白内障手术日趋普遍,于术中植入附带有药物释放系统的人工晶体或者张力环,使其在术后一段时间内释放药物达到控制炎症或防止后囊膜浑浊效果已有报道。对于眼后段研究的动物与试验较少,可能原因是药物难以达到眼后段或虽达到但不能维持有效浓度。对白内障合并有眼底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的患者,植入释放装置将为治疗带来许多方便,同时避免了反复玻璃体注射药物造成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与人工晶体结合示意正面图;
图2为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的侧面图;
图3为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的正面图;
图4为人工晶体药物释放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止血棉
- 下一篇:车辆使用的副头灯单元和副头灯系统、以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