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220.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伟;章学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导线夹持装置。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包扎、热缩管等方式将两根导线连接,但在使用时,包扎的电胶带或套设于导线接头处的热缩管容易脱落,且热缩管在遇热收缩时容易造成对导线的损坏,操作也相对复杂。后来热熔胶枪在实际应用中也成为了电器件插件加固或链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应用过程中,两根导线需要通过热熔胶连接时,用手或者其他的辅助器械来架住导线,然后通过热熔胶枪向导线的两端点胶使导线连接,但在点胶过程中,通常会因为导线摆放不稳造成点胶位置不正确,同时也会使废胶污渍随处可见,带来了污染,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等诸多因素,给实际生产和操作带来负面后果。针对此种现象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需对辅助器械的设计加以改进,以达到不漏胶且效率高的目的。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出了一种效率高、使用方便,能稳固地架住导线的导线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夹持装置,用于夹设需通过热熔胶连接的导线,所述导线夹持装置包含一圆柱形套体,所述圆柱形套体内形成一容腔,所述圆柱形套体的两端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圆孔,该圆孔与内部容腔连通,所述圆柱形套体上设有一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与内部容腔连通,且所述圆柱形套体通过其轴线形成两对称的半圆柱体,所述两半圆柱体相应一侧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半圆柱体靠近转轴的内侧壁设有复数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导线夹持装置时,将两根导线分别穿设于两圆孔中,并使导线相连的一端处于圆柱形套体的中心位置,随后夹紧两半圆柱体,通过热熔胶枪 的枪口向注胶口内注胶,使流体的热熔胶滴于两根导线的端部并黏合,冷却凝固后打开圆柱形套体,取出导线便完成了两根导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夹持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不仅保证了点胶位置的准确性、安全性,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在使用导线夹持装置时,将两根导线分别穿设于两圆孔中,并使导线相连的一端处于圆柱形套体的中心位置,随后夹紧两半圆柱体,通过热熔胶枪 的枪口向注胶口内注胶,使流体的热熔胶滴于两根导线的端部并黏合,冷却凝固后打开圆柱形套体,取出导线便完成了两根导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夹持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不仅保证了点胶位置的准确性、安全性,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线夹持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线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线夹持装置的热熔胶枪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线夹持装置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夹持装置包含一圆柱形套体1,圆柱形套体1内形成一容腔11,圆柱形套体1的两端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一圆孔12,该圆孔12与内部容腔11连通,用以使导线穿过,圆柱形套体1的中间位置配合热熔胶枪3的大小设有一注胶口13,注胶口13也与内部容腔11连通,且圆柱形套体1通过其轴线形成两对称的半圆柱体14,两半圆柱体14相应的一侧部通过一转轴3可转动连接,两半圆柱体14靠近转轴2的内侧壁分别设有复数橡胶垫15,保证圆柱形套体1在夹设导线过程中的紧固性。
再配合图4所示,在使用导线夹持装置时,将两根导线分别穿设于两圆孔12中,并使导线相连的一端处于圆柱形套体1的中心位置,随后夹紧两半圆柱体14,通过热熔胶枪3的枪口31向注胶口13内注胶,使流体的热熔胶滴于两根导线的端部并黏合,冷却凝固后打开圆柱形套体1,取出导线便完成了两根导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夹持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不仅保证了点胶位置的准确性、安全性,避免了在滴胶过程中漏胶的现象,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失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中学,未经上海市第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