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同步叠加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759.1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牧;曾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牧;曾振军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C10G32/02;C10G3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同步 叠加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燃油同步叠加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燃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燃油成本对用油量大的工业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国家对用油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燃料需求量相应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在逐步加剧,在主要依赖燃油为动力原料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燃油的燃烧率、降低燃油设备油耗高、排放污染严重的问题,是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通过对燃油进行处理,可以有效达到节油减污的目的,目前对燃油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以化学的方法改变燃油的化学性能,即在燃油中添加适当的化学制剂,以改善燃油的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通常只能清洁燃烧器,助燃效果不明显,因此其效果相对单一,而且许多化学添加剂所含的化学成份会造成二次污染,且有的添加剂有腐蚀性,会对燃烧器造成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以物理的方法改变燃油的特性,通过减小燃油的表面张力、降低燃油的粘度和提高燃油的清洁度,达到节能减污的目的。目前,公知的物理技术处理燃油的装置种类繁多,其原理均建立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狄拉克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包括利用强磁场磁化处理燃油使燃油分子间表面张力减弱,粘度下降,溶解性增强,聚合—凝聚作用弱化;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燃油使燃油产生空化效应,以清除燃油中的水分和各种杂质,并通过超声波能量,改变燃油分子结构,剪断分子链;利用远红外处理燃油使燃油氧化脱硫,增强燃油耐环境温度变化的稳定性,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提高燃油的雾化质量,促使燃油燃烧充分,改善排气指标,达到较好的净化、节油效果,但是目前只有单独采取以上一种或将任意两种技术简单组合用于处理燃油的装置,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没有采取多种能量对燃油进行同步复合作用,因此燃油处理效果较为单一、燃油性能无法实现全面提升,而且经过磁化后的燃油到最后成品及使用时,磁性减弱较快,实际使用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同步叠加处理装置,通过将磁场磁化、超声波以及电磁波辐射进行结合,实现对燃油的同步叠加复合处理,以解决目前物理方法改变燃油的特性所存在的燃油性能提升单一以及燃油磁性减弱较快,实际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油同步叠加处理装置,包括:
一能量接收室,用于存放并处理燃油,由矩形框体和形成于该框体内的空腔构成;
一磁化能量器,用于产生0.1~10MT磁场强度,并对能量接收室中的燃油进行磁化处理;
一超声波能量器,安装在能量接收室外部,用于产生频率为1.25~10MHZ、强度为60~100W/cm2的超声波,并对能量接收室中的燃油进行超声波处理;
一电磁波能量器,安装在能量接收室外部,用于产生波长为7.0~1000μm、辐射功率为300~450W的电磁波,并对能量接收室中的燃油进行氧化脱硫处理。
优选地,所述磁化能量器为可形成闭合磁场的永磁体,其对应通过支架安装在能量接收室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磁化能量器为形成闭合磁场的永磁体,其对应安装在能量接收室外部。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能量器由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构成,所述超声波发生器通过超声波换能器与能量接收室底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包括超声波电源、振荡器、放大器和匹配器,所述振荡器与放大器连接,放大器通过匹配器与超声波换能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磁波能量器与设置在框体中的加热网连接。
优选地,所述能量接收室的框体上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油道入口和油道出口。
本实用新型利用强度为0.4MT的磁场,频率为1.25MHZ、强度为70W/cm2的超声波以及波长为7.0μm、辐射功率为400W的电磁波同时对燃油进行同步叠加处理,磁场作用使燃油分子间表面张力减弱,粘度下降,溶解性增强,聚合-凝聚作用弱化;超声波作用使燃油产生空化效应,有效清除了燃油中的水分和各种杂质,且改变了燃油分子结构,剪断了分子链;电磁波辐射能量,可对燃油进行氧化脱硫,有效增强了燃油耐环境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牧;曾振军,未经郑晓牧;曾振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7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