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压式包装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1831.0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欣;李都庆;石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都庆 |
主分类号: | B65D47/34 | 分类号: | B65D47/34;B65D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压式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盛装膏液状化妆品的泵压式包装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化妆品包装瓶,尤其是泵压式,大多具有抽取化妆品不完全的缺陷,即很难通过泵将化妆品全部抽取出来,从而在包装瓶中残留有部分化妆品。这可能带来以下不足:要么造成化妆品的浪费;要么消费者就得拧开包装瓶的按压泵或者包装瓶盖将化妆品手工倒出来,这使得消费者使用极为不便。
此外,现有的化妆品包装瓶在泵压时,总会在出料口处残留化妆品。这些残留在出料口处的化妆品在风干后容易堵塞出料口,同时还会造成化妆品的浪费。
并且,现有的化妆品包装瓶均不是真空保存。这就导致了以下缺陷:要么化妆品无法长时间保存;要么必须往化妆品中添加防腐剂,而对于那些不能添加防腐剂的化妆品则无法用现有的包装瓶来包装。
因此,在市场中急需提供一种能完全抽干瓶内化妆品且不会在出料口有残留同时又能用于真空保存的泵压式包装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完全抽干瓶内化妆品且不会在出料口有残留的泵压式包装瓶,以解决现有泵压式包装瓶抽取化妆品不干净、出料口容易残留化妆品的问题,满足各种生产场合之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泵压式包装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压式包装瓶包括:
泵体,所述泵体包括按压头、出料口以及吸料口,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按压头上端面中心处,所述出料口、吸料口通过泵体吸料管道相连通;
中空的圆柱状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下壳体盖,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下壳体盖的顶端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开口的内边缘处设有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中央处设有内胆凹槽,所述内胆的上端设有内胆盖;以及
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的中空圆柱状上壳体,所述按压头位于所述上壳体的空腔内,
其中,所述下壳体盖通过所述凸缘套装所述按压头,所述按压头、内胆盖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吸料口位于所述内胆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软塞。
优选地,所述内胆盖中央处在向内胆延伸方向设有泵头滑行导向筒,所述泵头滑行导向筒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内胆凹槽的底部。更优选地,吸料时,所述吸料口位于所述内胆凹槽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按压头在所述出料口处设有弹性密封头,所述按压头的上端具有弧形面。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密封头上设有定位齿,所述按压头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齿相对应的定位槽。
优选地,所述泵头滑行导向筒的顶端、底端开口,且底端设有弹性片。
优选地,所述泵体吸料管道的底端设有齿形隔离板。
优选地,所述泵体在所述吸料口处设有隔挡滑块,所述泵体吸料管道上套装设有导向筒护盖。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盖上设有凸起部,通过所述凸起部,所述上壳体、下壳体扣接在一起,所述下壳体的侧壁为双层,且两层间为中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用于盛装膏液化妆品的内胆底部设有凹槽,当内胆内只剩少量膏液化妆品时,剩余的化妆品便会聚集于该凹槽,便于泵体将膏液化妆品抽吸干净;
由于出料口处设置有弹性密封头,该密封头可以确保出料口处不会有化妆品残留,并确保了气体无法从出料口回流至泵体吸料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压式包装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压式包装瓶的弹性密封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压式包装瓶的按压头在出料口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壳体;2、弹簧;3、弹簧定位凸起;4、下壳体盖;5、凸起部;6、内胆;7、下壳体;8、隔挡滑块;9、内胆凹槽;10、进气口;11、弹性片;12、齿形隔离板;13、吸料口;14、泵体吸料管道;15、泵头滑行导向筒;16、内胆盖;17、按压头;18、出料口;19、导向筒护盖;20、弹性密封头;21、定位齿;22、凸齿;2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3,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压式包装瓶,包括:泵体、下壳体7以及上壳体1。
所述泵体包括按压头17、出料口18以及吸料口13,所述出料口18设于所述按压头17上端面中心处,所述出料口18、吸料口13通过泵体吸料管道14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都庆,未经李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1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