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电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2880.6 | 申请日: | 2013-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9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雷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3/00 | 分类号: | H02N3/00;G21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 转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电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核技术的发展,核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例如核动力、核能发电等。其中,在提供核动力或核能发电时,一般需要通过核电换转系统将核反应产生的热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现有的核电转换系统的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转换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换转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装有冷却剂的冷却剂箱、用于产生核热能的核动力装置、以及核电转换器,所述核电转换器包括转换器本体,所述转换器本体内设有用于收集正电荷的第一电极和用于收集负电荷的第二电极,所述转换器本体上设有等离子体进口和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产生电磁场的电流线圈,所述核动力装置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核热能输出的输热管,所述输热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剂箱连通,所述输热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等离子体进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核动力装置还包括核反应堆容器、设于所述核反应堆容器内的若干个用于产生核热的核燃料棒、套设于所述核反应堆容器外的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核反应堆容器之间的若干个控制器,若干个所述控制器绕所述核燃料棒间隔布置,每个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于减慢所述核燃料棒的核反应速度的反应控制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反应控制部与所述核燃料棒的相对位置的控制部件,所述反应控制部上设有中子吸收体。
进一步地,所述核燃料棒包括第二壳体、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壳体轴向两端的第一隔热块和第二隔热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弹簧和用于发生核反应的燃料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热块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将所述燃料块压抵在所述第一隔热块上,且所述第一隔热块的与所述燃料块相抵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径,所述第二隔热块的与所述弹簧相抵的一端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径,所述燃料块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径,所述输热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外。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平行设于所述转换器本体内。
优选地,所述转换器本体外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泵与冷却剂箱连通,所述冷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泵与输热管的输入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排除所述转换器本体内产生的残渣的排管,所述排管与所述冷却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离子体进口上还设有盐溶液入口。
具体地,所述盐溶液为钠溶液或者钾溶液。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屏蔽核辐射的屏蔽层,所述核动力装置设于所述屏蔽层内。
具体地,所述屏蔽层为硼高分子复合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输热管的输入端与冷却剂箱连通,冷却剂箱中的冷却剂在输热管中流动时会携带核动力装置产生的核热能,并且该冷却剂会在核热能的高温作用下变成等离子体流,该等离子体流进入转换器本体内后,等离子体流中的带正电的粒子(正电荷)和带负电的粒子(负电荷)会分别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吸收,从而将核热能转换为电能,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电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燃料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转换系统,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
装有冷却剂的冷却剂箱3、用于产生核热能的核动力装置1、以及核电转换器2,核电转换器2包括转换器本体23,转换器本体23内设有用于收集正电荷的第一电极21和用于收集负电荷的第二电极22,转换器本体23上设有等离子体进口231和用于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产生电磁场的电流线圈(图未示),核动力装置1上设有用于将核热能输出的输热管11,输热管11的输入端与冷却剂箱3连通,输热管11的输出端与等离子体进口23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2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